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页 |
2.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17页 |
3.历史研究法 | 第17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 第19-23页 |
(一)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出现的背景 | 第19-20页 |
(二)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分类 | 第20-23页 |
1.官派外出考察人员 | 第20-21页 |
2.驻外使节和使馆人员 | 第21页 |
3.民间自主出游知识分子 | 第21-23页 |
二、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世界的活动考察 | 第23-41页 |
(一)对政治体制的考察 | 第23-26页 |
1.君民兼主国政,故享国之长久 | 第23-24页 |
2.行政便民,深得民心 | 第24-25页 |
3.言论畅通,广见博闻 | 第25-26页 |
(二)对经济发展的考察 | 第26-30页 |
1.工商发达 | 第26-27页 |
2.技术先进 | 第27-28页 |
3.管理科学 | 第28-29页 |
4.交通便利 | 第29-30页 |
(三)对教育的考察 | 第30-33页 |
1.门类繁多,满足需求 | 第30-31页 |
2.皆之实用,不为虚文 | 第31-32页 |
3.教育普及,人皆向学 | 第32-33页 |
(四)对军事的考察 | 第33-35页 |
1.坚船利炮,技艺精湛 | 第33-34页 |
2.训练有素,操练得法 | 第34-35页 |
(五)对西方观念的考察 | 第35-37页 |
1.男女平等 | 第35-36页 |
2.婚姻自由 | 第36-37页 |
(六)对民风民俗的考察 | 第37-41页 |
1.城市整洁 | 第37-38页 |
2.民风纯朴 | 第38-39页 |
3.娱乐丰富 | 第39-41页 |
三、洋务运动时期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 | 第41-54页 |
(一)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内容 | 第41-47页 |
1.突破华夷之辩 | 第41-43页 |
2.道器观的转变 | 第43-45页 |
3.从“天朝上国中心论”到“西学中源说” | 第45-47页 |
(二)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特点 | 第47-54页 |
1.被动与主动并存 | 第47-49页 |
2.以中统西 | 第49-51页 |
3.转变中的矛盾 | 第51-54页 |
四、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走向世界的意义 | 第54-60页 |
(一)中国走向世界 | 第54-56页 |
(二)世界走向中国 | 第56-60页 |
结语:走向世界知识分子的矛盾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