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采煤沉陷区可供水量调算研究--以淮南矿区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一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1.3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第15-20页
        1.3.1 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2 存在问题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二 研究区概况第22-4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38页
        2.1.1 研究区范围第22-25页
        2.1.2 气候水文第25-28页
        2.1.3 水系分布第28-32页
        2.1.4 土地利用及土壤第32-34页
        2.1.5 水文地质第34-37页
        2.1.6 农业种植第37-38页
    2.2 淮河流域概况第38-39页
        2.2.1 流域概况第38页
        2.2.2 矿区分布第38-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三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水库群调节技术模型第40-55页
    3.1 MODCYCLE模型概述第40-42页
    3.2 MODCYCLE主要模拟原理第42-50页
        3.2.1 基础模拟单元水循环第42-46页
        3.2.2 地下水循环第46页
        3.2.3 河道水循环第46-47页
        3.2.4 植物生长模拟第47-48页
        3.2.5 人类活动过程第48-50页
    3.3 水库群调节计算方法第50-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四 模型构建及检验第55-70页
    4.1 模型构建第55-60页
        4.1.1 模型时期设定第55页
        4.1.2 主要空间数据处理第55-56页
        4.1.3 水循环驱动因素第56-60页
    4.2 模型检验第60-68页
        4.2.1 水循环模拟观测数据检验第60-65页
        4.2.2 水循环模拟收支平衡检验第65-67页
        4.2.3 宏观水文特征参数检验第67-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五 淮南沉陷区可供水量调算第70-116页
    5.1 近期10年沉陷洼地水资源形成转化模拟评估第70-73页
        5.1.1 洼地水循环补给/排泄组成第71-72页
        5.1.2 洼地水资源量评价第72-73页
    5.2 2030水平年可供水量模拟评估第73-114页
        5.2.1 2030水平年需水预测第75-76页
        5.2.2 2030水平年退水预测第76-78页
        5.2.3 水库群供水调节计算第78-82页
        5.2.4 蓄水工程特征参数设置第82-83页
        5.2.5 系列年份选择第83-85页
        5.2.6 平水段沉陷洼地蓄水工程可供水量研究第85-98页
        5.2.7 枯水段沉陷洼地蓄水工程可供水量研究第98-114页
    5.3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六 结论与展望第116-119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6-117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17页
    6.3 研究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12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联盟协同创新过程模型构建及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选择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