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通风条件下建筑室内湿空气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对象特性及研究方法分析 | 第19-21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封闭室内自然对流热湿传递规律探讨 | 第22-36页 |
2.1 垂直挡板对自然对流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22-27页 |
2.1.1 对象描述 | 第22-23页 |
2.1.2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23页 |
2.1.3 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2.1.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2.2 水平挡板对自然对流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27-31页 |
2.2.1 对象描述 | 第27-28页 |
2.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3 热瑞利数对自然对流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31-34页 |
2.3.1 对象描述 | 第31页 |
2.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单开口室内热压通风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 | 第36-51页 |
3.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36-37页 |
3.2 物理模型及实验介绍 | 第37-38页 |
3.3 实验装置介绍 | 第38-39页 |
3.3.1 热源模型 | 第38-39页 |
3.3.2 初始条件控制装置 | 第39页 |
3.3.3 测量装置 | 第39页 |
3.3.4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9页 |
3.4 实验步驟方法 | 第39-40页 |
3.5 实验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41-45页 |
3.6.1 不同挡板位置对壁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2 不同挡板长度对壁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3 不同室内外温差对壁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3-45页 |
3.7 单开口室内热压自然通风数值模拟 | 第45-50页 |
3.7.1 数学物理模型 | 第45页 |
3.7.2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45-46页 |
3.7.3 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3.7.4 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3.7.5 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48-5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热压通风下多层非封闭室内热湿传递模拟 | 第51-66页 |
4.1 垂直挡板对热压通风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51-54页 |
4.1.1 对象描述 | 第51-53页 |
4.1.2 开口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4.2 数值方法验证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4.4 水平挡板对热压通风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60-65页 |
4.4.1 对象描述 | 第60页 |
4.4.2 开口边界条件 | 第60页 |
4.4.3 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60-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热压通风下高层建筑非封闭室内热湿传递模拟 | 第66-78页 |
5.1 垂直挡板对热压通风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66-71页 |
5.1.1 对象描述 | 第66-68页 |
5.1.2 开口边界条件 | 第68页 |
5.1.3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5.2 水平挡板对热压通风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71-75页 |
5.2.1 对象描述 | 第71-72页 |
5.2.2 开口边界条件 | 第72页 |
5.2.3 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72-75页 |
5.3 开口模式对热压通风下室内热湿传递的影响 | 第75-77页 |
5.3.1 对象描述 | 第75页 |
5.3.2 开口边界条件 | 第75-76页 |
5.3.3 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