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各类型高等学校论文--短期大学(初级学院、社区学院)论文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4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7-22页
        一、美国社区学院有很多成功经验第19-20页
        二、美国社区学院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第20-21页
        三、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具有较大空间第21页
        四、中国高职院校可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经验第21-2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22-34页
        一、社区学院综合研究第23-24页
        二、社区学院历史研究第24-25页
        三、社区学院课程研究第25-27页
        四、社区学院教师研究第27-28页
        五、社区学院产学合作研究第28-30页
        六、社区学院转学研究第30-31页
        七、研究评述第31-3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案第34-40页
        一、研究方法第34-35页
        二、研究假设第35-36页
        三、核心概念第36-38页
        四、研究技术路线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二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第41-70页
    第一节 美国社区学院萌芽时期(1901年-1920年)第41-48页
        一、社会背景分析第41-44页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第44-48页
    第二节 美国社区学院初步发展时期(1921年-1944年)第48-52页
        一、社会背景分析第48-50页
        二、社区学院的发展与变革第50-52页
    第三节 美国社区学院快速发展时期(1945年-1983年)第52-60页
        一、社会背景分析第52-56页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第56-60页
    第四节 美国社区学院调整和完善时期(1984年-2008年)第60-64页
        一、社会背景分析第60-62页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第62-64页
    第五节 美国社区学院再变革时期(2009年至今)第64-68页
        一、社会背景分析第64-66页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三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规律探讨第70-92页
    第一节 社区学院发展与政府介入第70-74页
        一、民众的教育需求促使政府介入社区学院第70-71页
        二、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政府干预社区学院第71-72页
        三、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政府介入社区学院第72-74页
    第二节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互动第74-78页
        一、社区学院是四年制大学的生源基地第74页
        二、社区学院有效衔接高中教育和四年制大学教育第74-75页
        三、四年制大学深刻地影响着社区学院转学课程设置第75-76页
        四、转学机制对社区学院学生有很强激励作用第76-77页
        五、四年制大学促进了社区学院内部课程融合第77-78页
    第三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互动第78-83页
        一、产业变化影响社区学院人才培养规格第78-79页
        二、社区学院人才培养离不开产业界参与第79-81页
        三、社区学院系统与产业界已结成命运共同体第81-83页
    第四节 社区学院与个人教育培训需求第83-86页
        一、社区学院的存在基础是满足个人教育培训需求第83-84页
        二、多元化的个人教育培训需求不断促使社区学院变革第84-85页
        三、社区学院课程设计要兼顾个人当前和未来发展第85-86页
    第五节 社区学院教育与教育思想第86-91页
        一、教育界人士倡导是社区学院萌芽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第86页
        二、办学思想变化直接影响着社区学院教育培训的轨迹第86-88页
        三、多种教育思想促进了社区学院发展和变革第88-89页
        四、社区学院的长期教育实践丰富了教育思想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四章 美国社区学院现状第92-117页
    第一节 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及学校管理第93-97页
        一、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第93-94页
        二、社区学院的学校管理第94-97页
    第二节 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及课程构成第97-102页
        一、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项目第97-98页
        二、社区学院课程构成第98-102页
    第三节 社区学院师资第102-107页
        一、社区学院师资类型及学历第102页
        二、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第102-103页
        三、社区学院师资的素质要求第103-105页
        四、社区学院教师培训第105-106页
        五、社区学院教师考核第106-107页
    第四节 社区学院学生第107-112页
        一、社区学院学生的特点及构成第107-108页
        二、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及学费第108-111页
        三、社区学院学生学业评价及学位(证书)获取第111-112页
    第五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第112-116页
        一、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第112-115页
        二、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在不同项目中推行且形式多样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五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第117-135页
    第一节 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培训系统的重要枢纽第117-122页
        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社区学院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第117-118页
        二、以州级管理为主的教育培训系统第118-120页
        三、学士学位教育的重要中转站第120-121页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第121-122页
        五、补偿教育和社区培训的重要平台第122页
    第二节 社区学院教育优先服务所在社区第122-124页
        一、社区学院在州范围内"经络通畅"第122-123页
        二、社区学院教育培训服务覆盖面广第123-124页
    第三节 社区学院教育培训课程具有较大弹性第124-128页
        一、学科性和职业性兼具第124-126页
        二、融合性和发展性并举第126-128页
    第四节 社区学院重视转学教育和产学合作第128-131页
        一、社区学院重视转学教育第128-129页
        二、社区学院重视产学合作第129-131页
    第五节 社区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第131-134页
        一、专职教师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教学的稳定器第131-132页
        二、兼职教师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教学的平衡器第132-133页
        三、教师适度流动制度是社区学院教师队伍的活力激发器第133-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六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第135-146页
    第一节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第135-137页
        一、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第135-136页
        二、课程衔接的改革措施第136-137页
    第二节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第137-139页
        一、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不够第137-138页
        二、社区学院提高职业技术类课程职业相关性的举措第138-139页
    第三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第139-141页
        一、社区学院与产业界合作存在的问题第139-140页
        二、推动社区学院和产业界合作的举措第140-141页
    第四节 社区学院学生的学业完成第141-144页
        一、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面临的问题第141-142页
        二、促进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的举措第142-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第七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第146-173页
    第一节 社区学院将更加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第146-150页
        一、国内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影响着社区学院的专业结构第146-147页
        二、国际产业竞争对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产生间接影响第147-149页
        三、社区学院将不断调整教育培训项目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第149-150页
    第二节 社区学院对外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广泛第150-153页
        一、社区学院会巩固与产业界的合作第150-151页
        二、社区学院将加强与高中和四年制大学的合作第151-152页
        三、社区学院会扩大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第152-153页
    第三节 社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第153-159页
        一、教育界人士会进一步倡导建立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第153页
        二、完善的学科系统将促进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完善第153-154页
        三、成熟的职业分类将推动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走向完善第154-157页
        四、建立统一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未来走向第157-159页
    第四节 社区学院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完成率第159-161页
        一、学业完成率低是美国社区学院面临的严酷现实第159页
        二、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率会受到教育研究者更多关注第159-160页
        三、社区学院学生的学业完成率会更受社区学院重视第160页
        四、政府和社区学院将会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学业完成率第160-161页
    第五节 社区学院教育呈现"高移"和"国际化"的趋势第161-165页
        一、社区学院教育"高移"趋势分析第161-163页
        二、社区学院"国际化"趋势分析第163-165页
    第六节 社区学院评价将会更受重视第165-171页
        一、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受到各方关注第165-166页
        二、一些非政府组织用奖项推动社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第166-168页
        三、一些机构积极探索社区学院的评价及排名第168-169页
        四、政府有意促进社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第169-171页
    本章小结第171-173页
第八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第173-194页
    第一节 州范围内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第173-178页
        一、建立统一的课程编码系统是课程有效衔接的前提第173-175页
        二、制定共享的课程及学分互认机制是学生转学的重要保证第175-176页
        三、同中有异的课程衔接标准是州范围内转学的现实选择第176-177页
        四、网络课程是优化课程衔接的重要方式第177-178页
    第二节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的构建第178-182页
        一、建立统一的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是市场发展的趋势第178-179页
        二、建立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已具备的基础第179-180页
        三、建立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第180-181页
        四、社区学院系统建立统一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的策略第181-182页
    第三节 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完善策略第182-187页
        一、兼职教师制度的"利"第183-184页
        二、兼职教师制度的"弊"第184-185页
        三、兼职教师制度的完善策略第185-187页
    第四节 社区学院产学合作机制第187-192页
        一、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第187-189页
        二、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具备的优势第189-190页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学院产学合作机制的策略第190-192页
    本章小结第192-194页
第九章 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第194-218页
    第一节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第194-200页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培训在服务区域方面存在的弊端第194-195页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在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方面的启示第195-200页
    第二节 高职院校课程应兼顾产业界需要和学生发展第200-203页
        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第200页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计的启示第200-203页
    第三节 高职院校教师应专兼职结合并适度流动第203-207页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第203页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第203-207页
    第四节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实施产学合作第207-212页
        一、产学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薄弱环节第207-208页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启示第208-212页
    第五节 高职院校应在政府支持下把自身打造成教育培训枢纽第212-217页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枢纽地位不明显第212-213页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在打造教育培训枢纽方面的启示第213-217页
    本章小结第217-218页
结语第218-220页
附录第220-223页
    附录1 社区学院名称中英文对照表第220页
    附录2 法案名称中英文对照表第220-221页
    附录3 部分人名中英文对照表第221-222页
    附录4 主要组织名称中英文对照表第222页
    附录5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第222-223页
参考文献第223-230页
在学期间科研及成果第230-231页
后记第231-232页

论文共2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彩的肌理效果及其表现性探索
下一篇:翻译项目管理流程研究--兼论计算机辅助翻译在项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