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政治行销--以2008年“总统”大选为例
|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9页 |
| 二、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 第19-22页 |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2008年政治行销的环境分析 | 第24-36页 |
|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4-30页 |
| 一、政治情况 | 第24-28页 |
| 二、经济状况 | 第28-30页 |
| 第二节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0-34页 |
| 一、国民党党组织的变迁 | 第30-32页 |
| 二、马英九及其竞选团队 | 第32-34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选民市场的细分与候选人定位 | 第36-48页 |
| 第一节 选民市场的细分 | 第36-41页 |
| 一、选民结构的历史形成 | 第36-40页 |
| 二、2008年选民市场细分 | 第40-41页 |
| 第二节 候选人形象定位 | 第41-46页 |
| 一、"亲民"形象的塑造 | 第41-45页 |
| 二、"清廉"形象的强化 | 第45-46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政治行销策略设计与实施 | 第48-62页 |
| 第一节 组织战术 | 第48-51页 |
| 一、竞选副手的选择 | 第48-49页 |
| 二、志工团体的动员 | 第49-50页 |
| 三、国民党基层党组织 | 第50-51页 |
| 第二节 宣传战术 | 第51-61页 |
| 一、"经济"议题的建构 | 第51-52页 |
| 二、传统型议题的回应 | 第52-58页 |
| 三、电视广告的意涵分析 | 第58-61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语 | 第62-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