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目的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目的及其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8-9页 |
三、本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9-11页 |
第一章 基础性概念的法学分析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目的 | 第11-13页 |
一、目的及其特征 | 第11-12页 |
二、影响目的实现的相关因素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法的目的 | 第13-16页 |
一、影响法的目的形成的相关因素 | 第14-15页 |
二、法的目的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诉讼目的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行政诉讼目的的理性之维 | 第19-30页 |
第一节 行政诉讼目的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一、行政诉讼目的与行政诉讼法目的 | 第19页 |
二、行政诉讼目的与行政法目的 | 第19-20页 |
三、行政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目的 | 第20-21页 |
四、行政诉讼目的与民事诉讼目的 | 第21页 |
五、行政诉讼目的的特征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制约行政诉讼目的形成的因素 | 第22-30页 |
一、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 第22-23页 |
二、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 第23-25页 |
三、利益与法的关系 | 第25-27页 |
四、平衡论理论的影响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行政诉讼目的的理论及评析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国内学者对行政诉讼目的的理论学说及评析 | 第30-35页 |
一、一元论 | 第30-31页 |
二、二元论 | 第31页 |
三、三元论 | 第31页 |
四、多元论 | 第31-32页 |
五、国内行政诉讼目的理论的比较评析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国外行政诉讼目的的理论学说及评析 | 第35-38页 |
一、法国 | 第35-36页 |
二、英国 | 第36-37页 |
三、德国 | 第37页 |
四、评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对我国行政诉讼目的的定位 | 第38-44页 |
一、行政诉讼性质的界定 | 第38-40页 |
二、我国行政诉讼目的的定位 | 第40-44页 |
第四章 行政诉讼目的指导下的若干制度完善 | 第44-62页 |
第一节 行政诉讼目的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 第44-49页 |
一、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建构的价值意义 | 第44-46页 |
二、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与行政诉讼目的 | 第46-47页 |
三、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设置的初步构想 | 第47-49页 |
第二节 行政诉讼目的与行政机关诉权制度 | 第49-55页 |
一、诉权属性刻画 | 第49-50页 |
二、行政诉权的界定 | 第50-52页 |
三、我国行政诉讼立法中对行政机关诉权规定分析 | 第52-53页 |
四、行政诉讼目的指导下行政机关诉权完善的建议 | 第53-55页 |
第三节 行政诉讼目的与公益诉讼制度 | 第55-62页 |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含义 | 第55-56页 |
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 第56-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