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电池组热管理技术 | 第12-13页 |
1.2.2 锂电池本体安全性与电池组安全 | 第13-15页 |
1.3 前人研究不足与本文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及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25页 |
2.1 实验仪器介绍 | 第19-23页 |
2.1.1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仪 | 第19-20页 |
2.1.2 微电脑脉冲点焊机 | 第20-21页 |
2.1.3 温度测量与视频记录系统 | 第21-22页 |
2.1.4 锂离子电池灭火测试箱 | 第22-23页 |
2.1.5 其它实验装置及材料 | 第23页 |
2.2 实验样品 | 第23页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组液冷系统研究 | 第25-47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3.3 锂离子电池循环产热分析 | 第28-45页 |
3.3.1 商用三元单体电池在实验过程中的循环情况分析 | 第28-33页 |
3.3.2 商用三元电池成组后在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 第33-38页 |
3.3.3 施加液冷策略后电池组的温度变化分析 | 第38-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组液冷管理系统模拟与理论研究 | 第47-59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7页 |
4.2 经典传热理论及电化学插层模型 | 第47-51页 |
4.2.1 三维热模型的传热理论 | 第47-49页 |
4.2.2 电池中的电化学插层模型 | 第49-51页 |
4.3 模拟模型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 第51-58页 |
4.3.1 液冷电池组模型的几何构型与输入参数 | 第51-53页 |
4.3.2 单电池模型的循环产热对比情况 | 第53-56页 |
4.3.3 电池组模型的循环产热对比情况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电池组灭火-冷却一体化系统开发 | 第59-73页 |
5.1 研究背景及方法 | 第59-61页 |
5.1.1 研究背景 | 第59-60页 |
5.1.2 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5.2 火探材料的热响应测试 | 第61-62页 |
5.3 灭火系统初步设计与有效性验证 | 第62-71页 |
5.3.1 单电池灭火测试结果 | 第65-67页 |
5.3.2 电池组灭火测试结果 | 第67-71页 |
5.4 灭火-冷却一体化系统构建 | 第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6.2 工作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