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播服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数学符号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物理层多播技术简介 | 第16-18页 |
1.3 物理层安全技术简介 | 第18-21页 |
1.4 物理层服务融合技术 | 第21-23页 |
1.5 文献调研总结 | 第23-24页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4-28页 |
1.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24-27页 |
1.6.2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融合多播服务的物理层安全发送预编码设计 | 第28-47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MISO系统中的多播与保密信息预编码设计 | 第28-37页 |
2.2.1 系统模型 | 第29-31页 |
2.2.2 安全容量域最大化预编码策略 | 第31-34页 |
2.2.3 波束成形最优性与复杂度分析 | 第34-35页 |
2.2.4 性能评估 | 第35-37页 |
2.3 MIMO系统中的多播与保密信息预编码设计 | 第37-45页 |
2.3.1 系统模型 | 第38页 |
2.3.2 基于DC的安全容量域最大化方法 | 第38-43页 |
2.3.3 性能评估 | 第43-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融合多播服务的物理层安全鲁棒性预编码设计 | 第47-66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基本误差模型 | 第47-48页 |
3.3 有界误差模型下的发送预编码设计 | 第48-57页 |
3.3.1 系统模型 | 第48-49页 |
3.3.2 最坏情况安全容量域最大化预编码策略 | 第49-52页 |
3.3.3 波束成形最优性与复杂度分析 | 第52-53页 |
3.3.4 次优鲁棒性预编码设计 | 第53-54页 |
3.3.5 性能评估 | 第54-57页 |
3.4 高斯分布误差模型下的发送预编码设计 | 第57-64页 |
3.4.1 系统模型 | 第57-58页 |
3.4.2 中断概率问题求解 | 第58-61页 |
3.4.3 秩特性与复杂度分析 | 第61-62页 |
3.4.4 性能评估 | 第62-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面向能量效率最大化的多播与保密服务融合 | 第66-78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能量效率 | 第66-67页 |
4.3 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的折中 | 第67-72页 |
4.3.1 基于安全能量效率最大化的预编码策略 | 第68-70页 |
4.3.2 性能评估 | 第70-72页 |
4.4 不同服务之间能量效率的折中 | 第72-76页 |
4.4.1 基于能量效率域最大化的预编码策略 | 第72-75页 |
4.4.2 性能评估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5.1 本文贡献 | 第78-79页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92页 |
A.命题 2.1 的证明 | 第85-86页 |
B.命题 2.3 的证明 | 第86-87页 |
C.命题 3.1 的证明 | 第87-89页 |
D.命题 3.2 的证明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2-95页 |
学位论文评审后修改说明表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