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9页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1 国外对社会冲突的研究第10-11页
            1.2.1.2 国外对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研究第11页
            1.2.1.3 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研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1 国内对社会冲突的研究第11页
            1.2.2.2 国内对农村社会冲突的研究第11-12页
            1.2.2.3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研究第12-13页
    1.3 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
    1.4 学位论文的创新点、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第13-14页
        1.4.1 论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1.4.2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第14页
        1.4.3 论文的关键问题第14页
    1.5 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案第14页
引言第14-15页
2 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概念界定与相关要素第15-17页
    2.1 农村社会冲突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2.2 农村社会冲突构成要素第16-17页
3 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现状第17-26页
    3.1 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类型第17-20页
        3.1.1 村民之间的冲突第17页
        3.1.2 农村宗族之间的冲突第17-18页
        3.1.3 农村治理主体之间的冲突第18-19页
        3.1.4 农民与农村治理主体之间的冲突第19-20页
        3.1.5 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第20页
    3.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历史演变第20-24页
        3.2.1 建国后农村土地改革时期第21页
        3.2.2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第21-22页
        3.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第22-23页
        3.2.4 土地流转之后第23-24页
    3.3 我国农村社会冲突新特点第24-26页
        3.3.1 农村社会冲突的主体发生变化第24页
        3.3.2 农村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发生变化第24-25页
        3.3.3 互联网信息时代农村社会冲突社会影响巨大第25-26页
4 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对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原因分析第26-28页
    4.1 我国弱势农业与强势市场之间的矛盾第26-27页
    4.2 农民进城与留守之间的矛盾第27页
    4.3 贫富差距的矛盾第27页
    4.4 干部群众关系的矛盾第27-28页
    4.5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大爆炸与农村传统思想观念间的矛盾第28页
5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对正确处理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现实意义第28-33页
    5.1 树立正确的矛盾观,我国农村社会冲突将长期存在第29-30页
        5.1.2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社会冲突将长期存在第29页
        5.1.3 每个历史阶段引发农村社会冲突的矛盾都有明显的时代特点第29-30页
    5.2 重视矛盾的相互转化,辩证的看待农村社会冲突第30-31页
        5.2.1 农村的社会冲突的消极影响第30页
        5.2.2 农村的社会冲突间接带来的积极影响第30-31页
    5.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1-33页
        5.3.1 要充分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要求第31-32页
        5.3.2 要抑制农村各类人民内部矛盾都向“官民冲突”演化趋势第32页
        5.3.3 要防止农村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第32-33页
6 缓和化解农村社会冲突,构建和谐新农村第33-35页
    6.1 树立积极的社会冲突观,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第33页
    6.2 推进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差距第33-34页
    6.3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第34页
    6.4 拓宽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第34页
    6.5 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34-35页
    6.6 重视宗族的作用以及传统乡规民约在解决农村社会冲突的作用第35页
结论第35-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友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2015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文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