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 第12-13页 |
1.1.2 成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 第13-14页 |
1.1.3 我国80-90年代既有住宅适老化程度低 | 第14页 |
1.1.4 大拆大建已不符合中国国情 | 第14-15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课题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页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1.4.1 基于老年住宅设计的研究 | 第18-20页 |
1.4.2 基于住宅改造更新的研究 | 第20-21页 |
1.4.3 基于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的研究 | 第21-23页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23-25页 |
1.5.1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2章 成都80-90年代住宅适老化改造论证 | 第25-44页 |
2.1 成都住宅建设背景和发展历程 | 第25-29页 |
2.1.1 私宅建设发展 | 第25-26页 |
2.1.2 公宅建设发展 | 第26-28页 |
2.1.3 居民点建设和大型小区开发 | 第28-29页 |
2.2 成都80-90年代多层住宅现状特点 | 第29-32页 |
2.2.1 总体特点 | 第29-30页 |
2.2.2 套型特点 | 第30-31页 |
2.2.3 环境特点 | 第31-32页 |
2.2.4 居住人群特点 | 第32页 |
2.3 老年人特征与其居住需求 | 第32-37页 |
2.3.1 老年人身体特征与居住需求 | 第32-34页 |
2.3.2 老年人心理特征与居住需求 | 第34-35页 |
2.3.3 老年人行为习惯与居住需求 | 第35-37页 |
2.4 成都80-90年代住宅适老化普遍问题 | 第37-39页 |
2.4.1 空间设计不够合理 | 第37-38页 |
2.4.2 缺乏无障碍设计 | 第38页 |
2.4.3 不满足老年人人体工学 | 第38页 |
2.4.4 住宅老化导致硬件设施问题大 | 第38-39页 |
2.5 成都80-90年代住宅适老化改造充分性和必要性 | 第39-44页 |
2.5.1 成都80-90年代住宅拆除重建与就地改造论证 | 第39-40页 |
2.5.2 老年友好型改造与适老化改造论证 | 第40-42页 |
2.5.3 成都80-90年代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 | 第42页 |
2.5.4 成都80-90年代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可行性 | 第42-44页 |
第3章 成都市青羊小区适老化现状调研与分析 | 第44-62页 |
3.1 选择青羊小区缘由 | 第44-45页 |
3.2 青羊小区调研计划 | 第45-47页 |
3.2.1 调研内容和目的 | 第45-46页 |
3.2.2 调研方法与问卷设计 | 第46-47页 |
3.2.3 调研流程 | 第47页 |
3.3 青羊小区现状 | 第47-55页 |
3.3.1 青羊小区老年居住者现状 | 第47-50页 |
3.3.2 青羊小区住宅现状 | 第50-53页 |
3.3.3 青羊小区居民自改住宅情况 | 第53-55页 |
3.4 青羊小区调研成果分析 | 第55-62页 |
3.4.1 青羊小区住宅适老化问题分析 | 第55-59页 |
3.4.2 青羊小区老年居住者需求分析 | 第59-60页 |
3.4.3 青羊小区住宅适老化改造必要性分析 | 第60-61页 |
3.4.4 青羊小区住宅适老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 第61-62页 |
第4章 国内外住宅适老化改造相关案例分析和对比 | 第62-89页 |
4.1 老旧住宅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案例 | 第62-67页 |
4.1.1 上海静安区美丽园小区1号住宅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 | 第62-64页 |
4.1.2 上海闸北区陆丰路2-4号住宅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 | 第64-66页 |
4.1.3 与青羊小区住宅的对比和借鉴分析 | 第66-67页 |
4.2 老旧住宅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案例 | 第67-81页 |
4.2.1 沐恒全屋适老化改造案例 | 第67-74页 |
4.2.2 上海"失独老年人"住宅适老化改造 | 第74-79页 |
4.2.3 与青羊小区住宅的对比和借鉴分析 | 第79-81页 |
4.3 老旧住宅改成老年服务站案例 | 第81-84页 |
4.3.1 成都芳草街道蓓蕾社区助老服务站改造案例 | 第81-83页 |
4.3.2 与青羊小区住宅的对比和借鉴分析 | 第83-84页 |
4.4 国外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案例 | 第84-89页 |
4.4.1 日本结缘多摩平老年公寓改造案例 | 第84-87页 |
4.4.2 与青羊小区住宅的对比和借鉴分析 | 第87-89页 |
第5章 成都青羊小区多层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方法 | 第89-128页 |
5.1 青羊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原则 | 第89-91页 |
5.1.1 安全性原则 | 第89页 |
5.1.2 健康性原则 | 第89页 |
5.1.3 适宜性原则 | 第89-90页 |
5.1.4 前瞻性原则 | 第90页 |
5.1.5 经济性原则 | 第90-91页 |
5.2 青羊小区适老化改造的要素 | 第91-119页 |
5.2.1 住宅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 | 第91-103页 |
5.2.2 住宅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 | 第103-119页 |
5.3 青羊小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 | 第119-125页 |
5.3.1 住宅的通行无障碍 | 第119-120页 |
5.3.2 安全防护功能设计 | 第120-123页 |
5.3.3 合理配置空间和家具尺度 | 第123-125页 |
5.4 青羊小区适老化改造的难点 | 第125-128页 |
5.4.1 老旧住宅可改造空间小 | 第125-126页 |
5.4.2 居民利益难以协调 | 第126-127页 |
5.4.3 缺乏适老化改造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第127-128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28-130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8-129页 |
6.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3页 |
附录 | 第133-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