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本文部分缩写中英文对照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6-52页 |
第一章 纳米材料研究概况 | 第16-28页 |
1 纳米材料发展简介 | 第16-17页 |
2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2.1 纳米材料特性 | 第17页 |
2.2 纳米材料分类 | 第17-19页 |
2.3 纳米金简介 | 第19-20页 |
2.4 介孔材料简介 | 第20-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章 纳米检测技术及纳米制剂研究现状 | 第28-38页 |
1 纳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1 纳米材料结合光学检测研究情况 | 第28-29页 |
1.2 纳米材料结合电化学检测研究情况 | 第29-30页 |
1.3 纳米材料结合分子探针检测研究情况 | 第30-31页 |
2 纳米制剂研究现状 | 第31-35页 |
2.1 纳米制剂在靶向治疗上研究情况 | 第31-33页 |
2.2 纳米制剂在药物缓释上研究情况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细菌检测技术及功能性多肽研究概况 | 第38-52页 |
1 细菌检测研究概况 | 第38-41页 |
1.1 大肠杆菌简介 | 第38-39页 |
1.2 细菌检测技术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1.3 细菌检测研究前景 | 第40-41页 |
2 抗菌肽研究概况 | 第41-43页 |
2.1 抗菌肽功能及作用机制 | 第41-42页 |
2.2 hylin a1来源及生物活性 | 第42页 |
2.3 melittin来源及生物活性 | 第42-43页 |
3 肿瘤靶向肽研究概况 | 第43-46页 |
3.1 肿瘤靶向肽研究意义 | 第43-44页 |
3.2 SP94肽来源及生物活性 | 第44页 |
3.3 RGD肽来源及生物活性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52-120页 |
第四章 DNA纳米探针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研究 | 第52-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5-58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2.1 TEM和DLS表征纳米金 | 第58-60页 |
2.2 样品制备结果 | 第60-61页 |
2.3 DNA探针和纳米金DNA探针特异性 | 第61-62页 |
2.4 DNA探针检测E.coli 16S rRNA灵敏度 | 第62-63页 |
2.5 纳米金DNA探针检测E.coli 16S rRNA灵敏度 | 第63-64页 |
2.6 纳米金DNA探针抗干扰性 | 第64页 |
3 讨论 | 第64-6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第五章 基于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HMS-COOH)的载药系统中靶向抗菌肽序列的研究 | 第70-10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5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2页 |
1.2 细胞培养 | 第72-73页 |
1.3 细胞铺板加药试验 | 第73-74页 |
1.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第74页 |
1.5 JC-1检测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试验 | 第74页 |
1.6 溶血试验 | 第74页 |
1.7 数据处理 | 第74-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96页 |
2.1 melittin、SP94-melittin和RGD-melittin促Hela、HepG2细胞凋亡性研究 | 第75-84页 |
2.2 hylin a1和RGD-hylin a1促Hela、Hep2细胞凋亡性研究 | 第84-92页 |
2.3 JC-1检测凋亡HepG2、He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第92-94页 |
2.4 溶血性研究 | 第94-96页 |
3 讨论 | 第96-98页 |
3.1 SP94、RGD靶向肽对melittin促Hela、HepG2细胞凋亡性和溶血性的影响 | 第96-97页 |
3.2 RGD靶向肽对hylin a1促Hela、Hep2细胞凋亡性和溶血性的影响 | 第97-9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HMS-COOH)结合靶向抗菌肽RGD-HYLIN A1促肿瘤细胞凋亡研究 | 第102-1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3-106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03-104页 |
1.2 细胞培养 | 第104页 |
1.3 介孔二氧化硅HMS负载RGD-hylin a1试验 | 第104-105页 |
1.4 细胞铺板加药试验 | 第105页 |
1.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第105页 |
1.6 JC-1检测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试验 | 第105页 |
1.7 溶血试验 | 第105-106页 |
1.8 数据处理 | 第10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6-113页 |
2.1 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及表征 | 第106-107页 |
2.2 介孔二氧化硅结合RGD-hylin a1促Hela、Hep2细胞凋亡性研究 | 第107-111页 |
2.3 JC-1检测凋亡He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第111-112页 |
2.4 溶血性研究 | 第112-113页 |
3 讨论 | 第113-11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总体讨论 | 第120-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全文结论 | 第126-128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28-130页 |
附录 | 第130-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