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术语表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1页 |
1.1 前言 | 第16-17页 |
1.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 第17-24页 |
1.2.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第18-20页 |
1.2.2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第20-21页 |
1.2.3 线性菲涅尔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 第21-22页 |
1.2.4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第22-23页 |
1.2.5 不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比较 | 第23-24页 |
1.3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4 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器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过程及塔式熔盐吸热器模型的建立 | 第31-46页 |
2.1 前言 | 第31页 |
2.2 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2.2.1 Fluent简介 | 第31-33页 |
2.2.2 基本假设及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2.3 物理模型 | 第34-36页 |
2.3.1 Solar Ⅱ模型 | 第34-35页 |
2.3.2 简化模型(单管) | 第35-36页 |
2.4 网格划分及求解设置 | 第36-37页 |
2.5 网格质量检测 | 第37-38页 |
2.6 FLUENT模型 | 第38-44页 |
2.6.1 Fluent模型假设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38-40页 |
2.6.2 湍流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2.6.3 壁面边界层 | 第41-42页 |
2.6.4 模型材料性质设置 | 第42-4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塔式熔盐吸热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69页 |
3.1 熔盐在吸热管内温度及速度分布 | 第46-51页 |
3.1.1 出口处熔盐温度及温度分布 | 第46-47页 |
3.1.2 垂直轴向截面处温度分布 | 第47-49页 |
3.1.3 轴向切面处温度分布 | 第49-51页 |
3.2 热损失分析 | 第51-53页 |
3.3 不同工况下吸热管传热特性比较 | 第53-63页 |
3.3.1 熔盐流量对吸热管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2 热流密度对吸热管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3 换热系数对吸热管壁面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 | 第57-60页 |
3.3.4 外界环境温度对吸热管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 | 第60-63页 |
3.4 塔式熔盐吸热器降温特性模拟 | 第63-64页 |
3.5 塔式熔盐保温方案 | 第64-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塔式吸热器颗粒保温特性研究 | 第69-88页 |
4.1 吸热器结构 | 第69-70页 |
4.2 试验装置(试验系统) | 第70-71页 |
4.3 试验研究 | 第71-82页 |
4.3.1 试验过程与方法 | 第71-75页 |
4.3.2 不同颗粒种类结果与讨论 | 第75-77页 |
4.3.3 不同颗粒温度结果与讨论 | 第77-78页 |
4.3.4 不同颗粒厚度结果与讨论 | 第78-80页 |
4.3.5 不同风速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0-82页 |
4.4 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82-83页 |
4.5 模型预测 | 第83-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8-89页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89页 |
5.3 展望 | 第89-90页 |
第6章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7章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