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多环芳烃污染影响的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4-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5-17页
第1章 前言第17-35页
    1.1 海上溢油事故及其对海洋环境危害第17-21页
        1.1.1 海上溢油事故第17-18页
        1.1.2 溢油的危害第18-20页
        1.1.3 溢油引起的环境效应第20-21页
    1.2 多环芳烃概述第21-32页
        1.2.1 多环芳烃及其烷基取代物第21-23页
        1.2.2 多环芳烃理化性质第23-25页
        1.2.3 多环芳烃的危害第25页
        1.2.4 多环芳烃的来源第25-27页
        1.2.5 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第27-32页
    1.3 多环芳烃主要环境行为第32-34页
        1.3.1 分配第32-33页
        1.3.2 迁移第33页
        1.3.3 转化第33-34页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34-35页
        1.4.1 技术路线第34页
        1.4.2 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35-47页
    2.1 研究区域第35-37页
    2.2 采样点位的布设第37-39页
        2.2.1 溢油点附近不同污染源监测点位的布设第37-38页
        2.2.2 溢油相关海域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第38页
        2.2.3 大连周边沿海海域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第38-39页
    2.3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保存第39-40页
    2.4 试剂及器材第40-42页
    2.5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第42-43页
    2.6 样品分析测定第43-44页
    2.7 质量控制与保证第44-47页
        2.7.1 回收率第45页
        2.7.2 检出限第45-47页
第3章 污染源指纹图谱建立第47-51页
    3.1 采样点布设第47页
    3.2 指纹图谱建立第47-50页
        3.2.1 原油第47-48页
        3.2.2 大气第48-49页
        3.2.3 地表径流第49页
        3.2.4 污水处理厂第49-50页
        3.2.5 沉积物第50页
    3.3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溢油对石油泄漏相关海域多环芳烃污染的影响第51-68页
    4.1 采样点布设第51页
    4.2 污染水平第51-54页
        4.2.1 水体第51-53页
        4.2.2 沉积物第53-54页
    4.3 污染特征第54-59页
        4.3.1 空间分布特征第54-56页
        4.3.2 影响因素第56-59页
    4.4 源解析第59-66页
        4.4.1 PCA-MLR源解析基本原理第59-60页
        4.4.2 水体中PAHs源解析第60-63页
        4.4.3 沉积物中PAHs源解析第63-66页
    4.5 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溢油对大连周边沿海海域多环芳烃污染的影响第68-88页
    5.1 采样点布设第68页
    5.2 PAHs污染水平第68-70页
        5.2.1 水体第68-69页
        5.2.2 沉积物第69-70页
    5.3 分布特征第70-73页
        5.3.1 时间分布特征第70-72页
        5.3.2 空间分布特征第72页
        5.3.3 功能区分布特征第72-73页
    5.4 源解析第73-81页
        5.4.1 水体第74-78页
        5.4.2 沉积物第78-81页
    5.5 水-沉积物中污染物传递方向预测第81-83页
    5.6 风险评价第83-87页
        5.6.1 水体第85页
        5.6.2 沉积物第85-87页
    5.7 小结第87-88页
第6章 应用Ⅳ级多介质逸度模型评价溢油突发事件后多环芳烃的环境行为第88-104页
    6.1 动态多介质环境逸度系统架构第88-91页
        6.1.1 多介质环境模型系统架构第88-89页
        6.1.2 多介质环境模型质量守恒方程式建立第89-91页
    6.2 模型中的参数第91-96页
        6.2.1 理化参数第91-92页
        6.2.2 环境参数第92页
        6.2.3 逸度容量第92-93页
        6.2.4 传输系数第93-96页
    6.3 模型求解的数值方法第96页
    6.4 模型灵敏度分析第96页
    6.5 归趋模拟第96-103页
        6.5.1 各介质间浓度变化第97-98页
        6.5.2 各介质间逸度变化第98-100页
        6.5.3 各介质间传输情形第100-101页
        6.5.4 各介质间质量分布第101页
        6.5.5 模拟结果比较第101-103页
    6.6 小结第103-104页
结论与展望第104-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9页
附录 多介质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第119-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作者简介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路面界面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域—港口—货流”的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复杂性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