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摘要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2.1 断裂力学在界面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1.2.2 路面界面性能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2.3 纤维沥青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2章 本文涉及的力学基本理论及相关数学知识 | 第26-44页 |
2.1 粘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第26-32页 |
2.1.1 蠕变和松弛 | 第26-27页 |
2.1.2 微分型本构关系 | 第27-31页 |
2.1.3 积分型本构关系 | 第31-32页 |
2.1.4 相应原理 | 第32页 |
2.2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2.2.1 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 | 第32-33页 |
2.2.2 迭加原理 | 第33页 |
2.3 傅里叶积分变换和拉普拉斯积分变换 | 第33-36页 |
2.3.1 傅里叶积分变换及逆变换 | 第33-34页 |
2.3.2 拉普拉斯积分变换及逆变换 | 第34-36页 |
2.4 留数定理及其应用 | 第36-38页 |
2.4.1 留数的定义 | 第36页 |
2.4.2 留数的计算 | 第36-37页 |
2.4.3 留数定理 | 第37页 |
2.4.4 计算形如∫_(-∞)~(+∞)f(z)e~(imz)dz(m>0)的积分 | 第37-38页 |
2.5 Cauchy奇异积分方程及其解法 | 第38-43页 |
2.5.1 Cauchy奇异积分方程的定义 | 第38-39页 |
2.5.2 Cauchy奇异积分方程的解法 | 第39-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含界面裂纹弹性路面理论分析 | 第44-74页 |
3.1 含界面裂纹弹性路面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3.2 位移控制方程及解答 | 第46-48页 |
3.3 边值问题1的求解 | 第48-52页 |
3.3.1 应力位移场基本方程·边界条件 | 第48-50页 |
3.3.2 应力位移场基本方程·界面连接条件 | 第50页 |
3.3.3 应力位移场·界面处应力解答 | 第50-52页 |
3.4 边值问题2的求解 | 第52-59页 |
3.4.1 应力位移场基本方程·边界条件 | 第52-55页 |
3.4.2 位错密度函数·界面裂纹边界条件 | 第55页 |
3.4.3 位错密度函数·奇异积分方程 | 第55-59页 |
3.5 含界面裂纹路面应力位移场 | 第59-60页 |
3.6 含界面裂纹路面应力强度因子 | 第60-61页 |
3.7 理论和计算方法正确性验证 | 第61-63页 |
3.7.1 应力位移场的验证 | 第61-62页 |
3.7.2 应力强度因子的验证 | 第62-63页 |
3.8 计算实例与参数分析 | 第63-73页 |
3.8.1 裂纹长度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64-65页 |
3.8.2 基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65-67页 |
3.8.3 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67-68页 |
3.8.4 基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68-70页 |
3.8.5 面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70-71页 |
3.8.6 面基层模量比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71-7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含界面裂纹粘弹性路面理论分析 | 第74-90页 |
4.1 含界面裂纹粘弹性路面模型的建立 | 第74-75页 |
4.2 位移控制方程及解答 | 第75-78页 |
4.2.1 面层控制方程 | 第75-77页 |
4.2.2 基层控制方程 | 第77-78页 |
4.3 粘弹性路面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 第78-85页 |
4.3.1 边值问题1的求解 | 第78-81页 |
4.3.2 边值问题2的求解 | 第81-84页 |
4.3.3 含界面裂纹粘弹性路面应力强度因子 | 第84-85页 |
4.4 计算实例与参数分析 | 第85-89页 |
4.4.1 面层初始模量和基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86-87页 |
4.4.2 面层最终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 | 第87-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路面界面性能试验准备及材料基本性能 | 第90-104页 |
5.1 试验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90-92页 |
5.1.1 沥青 | 第90页 |
5.1.2 集料 | 第90-91页 |
5.1.3 矿粉 | 第91页 |
5.1.4 纤维 | 第91-92页 |
5.2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92-97页 |
5.2.1 矿料的级配 | 第92页 |
5.2.2 最佳沥青用量 | 第92-97页 |
5.3 纤维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 | 第97-99页 |
5.4 纤维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 | 第99-102页 |
5.5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第102-10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界面性能试验研究 | 第104-122页 |
6.1 路面界面性能试验方法 | 第104-110页 |
6.1.1 试验方法的选择 | 第104-107页 |
6.1.2 试件成型方法的确定 | 第107-108页 |
6.1.3 界面静态剪切试验方法 | 第108页 |
6.1.4 界面动态剪切试验方法 | 第108-109页 |
6.1.5 试验加载装置 | 第109页 |
6.1.6 试验步骤及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第109-110页 |
6.2 界面静态剪切试验 | 第110-114页 |
6.3 界面动态剪切试验 | 第114-120页 |
6.3.1 界面动态剪切试验结果 | 第114-118页 |
6.3.2 界面动态剪切试验结果的拟合与分析 | 第118-120页 |
6.4 参数分析 | 第120-12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2-123页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3页 |
附录A | 第133-141页 |
附录B | 第141-148页 |
附录C | 第148-153页 |
附录D | 第153-157页 |
附录E | 第157-1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作者简介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