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以及理化特性 | 第10页 |
1.2 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 第10-12页 |
1.2.1 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分型 | 第10-11页 |
1.2.2 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实验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其他菌的同源性分析 | 第12页 |
1.3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3.1 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2 分泌蛋白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荚膜以及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4 脂多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5 脂蛋白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3.6 铁调节蛋白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7 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8 其他免疫因子研究 | 第18-19页 |
1.4 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科的其他细菌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5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治 | 第19-21页 |
1.5.1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5.2 加强生产管理 | 第21页 |
1.6 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21-22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部分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第24-44页 |
2.1 材料 | 第24-25页 |
2.1.1 菌株和质粒以及感受态细胞 | 第24页 |
2.1.2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1.3 实验所需要的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2.2. 方法 | 第25-36页 |
2.2.1.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25-35页 |
2.2.2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基因的表达 | 第35-3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6-42页 |
2.3.1 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36-38页 |
2.3.2. 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 | 第38页 |
2.3.3 重组蛋白表达结果 | 第38-42页 |
2.4 分析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重组蛋白的小鼠免疫保护实验 | 第44-56页 |
3.1 材料 | 第44页 |
3.1.1 菌种 | 第44页 |
3.1.2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3.2 方法 | 第44-48页 |
3.2.1 36个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44-45页 |
3.2.2 抗原蛋白的制备和纯化 | 第45-46页 |
3.2.3 小鼠疫苗的配制 | 第46页 |
3.2.4 免疫实验 | 第46-47页 |
3.2.5 攻毒保护实验 | 第47页 |
3.2.6 有保护效果的蛋白的小鼠血清的ELISA实验 | 第47-4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8-52页 |
3.3.1 蛋白表达情况以及蛋白浓度 | 第48-50页 |
3.3.2 攻毒保护结果 | 第50-52页 |
3.3.3 ELISA检测结果 | 第52页 |
3.4 讨论 | 第52-56页 |
第四章 Omp87蛋白基因的构建和表达与免疫实验以及其他几种有保护性的蛋白的重复性免疫实验 | 第56-67页 |
4.1 方法 | 第56-59页 |
4.1.1 Omp87基因克隆 | 第56-57页 |
4.1.2 测序序列分析 | 第57页 |
4.1.3 Omp87蛋白的SDS-PAGE实验 | 第57-58页 |
4.1.4 免疫实验 | 第58页 |
4.1.5 免疫印迹实验 | 第58-59页 |
4.1.6 攻毒保护实验 | 第59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9-65页 |
4.2.1 Omp87基因扩增结果 | 第59-60页 |
4.2.2 测序结果比对分析 | 第60-62页 |
4.2.3 Omp87蛋白表达结果 | 第62页 |
4.2.4 免疫印迹的结果 | 第62-63页 |
4.2.5 小鼠疫苗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4.2.6 实验结果 | 第65页 |
4.3 分析讨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