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芒性基因Awn3-1、Awn4.1、Awn8-1的精细定位及Awn4-2的图位克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1.1 水稻驯化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1.1 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第14-15页
        1.1.2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第15页
        1.1.3 亚洲栽培稻主要亚种的起源和驯化过程第15-18页
        1.1.4 水稻驯化研究对水稻育种的启示第18-19页
    1.2 水稻驯化相关基因的克隆第19-24页
        1.2.1 水稻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第19-20页
        1.2.2 已克隆水稻驯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3 水稻芒性的研究进展第24-29页
        1.3.1 水稻芒性的生物学研究第24页
        1.3.2 水稻芒性的遗传分析及定位进展第24-27页
        1.3.3 水稻芒性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7-29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创新点第29-30页
        1.4.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页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9-30页
第二章 水稻芒性作图群体的构建第30-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2.1.1 试验材料及田间种植第30页
        2.1.2 性状考察第30页
        2.1.3 等位性测验第30-31页
        2.1.4 实验所用仪器和主要设备第31页
        2.1.5 DNA提取第31-32页
        2.1.6 PCR扩增与产物的电泳鉴定第32-3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2.3 讨论第36-38页
第三章 三个芒性基因Awn3-1、Awn4.1、Awn8-1的精细定位第38-6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46页
        3.1.1 试验材料及田问种植第38页
        3.1.2 性状考察第38页
        3.1.3 实验所用仪器和主要设备第38页
        3.1.4 DNA提取第38-39页
        3.1.5 PCR扩增与产物的电泳鉴定第39页
        3.1.6 分子标记及连锁分析第39-41页
        3.1.7 基因注释与序列分析第41-43页
        3.1.8 半定量PCR第43-4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6-57页
        3.2.1 水稻芒性基因Awn3-1的精细定位第46-50页
        3.2.2 水稻芒性基因Awn4.1的精细定位第50-53页
        3.2.3 水稻芒性基因Awn8-1的精细定位第53-57页
    3.3 讨论第57-60页
        3.3.1 水稻芒性基因Awn3-1的候选基因讨论第57页
        3.3.2 水稻芒性基因Awn4.1的候选基因讨论第57-58页
        3.3.3 水稻芒性的复杂性第58-60页
第四章 水稻芒性基因Awn4-2的克隆第60-8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0-68页
        4.1.1 试验材料及田间种植第60页
        4.1.2 性状考察第60页
        4.1.3 实验所用仪器和主要设备第60页
        4.1.4 DNA提取第60页
        4.1.5 PCR扩增与产物的电泳鉴定第60-61页
        4.1.6 分子标记及连锁分析第61页
        4.1.7 基因注释及序列分析第61-62页
        4.1.8 半定量和实时定量PCR第62-64页
        4.1.9 PCR产物的TA克隆第64-65页
        4.1.10 Awn4-2的RNAi载体的构建第65-67页
        4.1.11 Awn4-2的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7-6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8-79页
        4.2.1 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第68-69页
        4.2.2 Awn4-2基因的精细定位第69-70页
        4.2.3 Awn4-2的候选基因预测与半定量分析第70-72页
        4.2.4 Awn4-2基因的序列分析及保守结构域预测第72-74页
        4.2.5 Awn4-2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第74-76页
        4.2.6 Awn4-2基因RNAi与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6页
        4.2.7 Awn4-2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第76-78页
        4.2.8 Awn4-2基因的同源基因预测第78-79页
    4.3 讨论第79-83页
        4.3.1 Awn4-2是An-1的等位基因第79页
        4.3.2 Awn4-2是bHLH家族新成员第79-81页
        4.3.3 水稻驯化基因顺式作用元件的研究第81-82页
        4.3.4 水稻基因的共驯化第82-83页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6页
致谢第96-98页
作者简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控水稻穗粒数、粒长及芒发育基因GAD1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
下一篇:水稻叶片快速衰老控制基因RLS3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