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心电基础知识及心电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5-25页 |
| ·心电信号基础 | 第15-18页 |
| ·人体信号产生的机理 | 第15-16页 |
| ·典型心电图和波形及意义 | 第16-17页 |
| ·心电图的测量标准 | 第17-18页 |
| ·心电导联系统 | 第18-19页 |
| ·心电信号的特征及其干扰 | 第19-23页 |
| ·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的差异 | 第19-20页 |
| ·心电信号特性分析 | 第20-21页 |
| ·心电信号的主要干扰来源 | 第21-23页 |
| ·心电监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49页 |
| ·心电信号提取部分设计 | 第25-39页 |
| ·心电提取部分的导线和电极贴片选择 | 第26-27页 |
| ·输入保护和缓冲电路的设计 | 第27-28页 |
|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第28-32页 |
| ·右腿驱动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 ·滤波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 ·后级放大电路设计 | 第35页 |
| ·陷波电路(notch filter)设计 | 第35-36页 |
| ·导联脱落检测模块 | 第36-37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 ·心电报警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 ·心电信号处理部分设计 | 第39-48页 |
| ·ARM微处理器的介绍与选择 | 第40页 |
| ·mini6410硬件平台简介 | 第40-41页 |
| ·FLASH存储器 | 第41页 |
| ·SDRAM存储器 | 第41-43页 |
| ·SD卡存储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UART串口和USB接口模块 | 第45页 |
| ·网络接口 | 第45-46页 |
| ·心电信号的A/D转换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64页 |
| ·SD卡读写与FAT文件设计 | 第49-53页 |
| ·SD卡的寄存器 | 第49-50页 |
| ·SD卡的命令的指令格式 | 第50页 |
| ·SD卡初始化 | 第50页 |
| ·SD读写操作 | 第50-52页 |
| ·FAT文件系统 | 第52-53页 |
| ·蓝牙通讯模块设计 | 第53-58页 |
| ·蓝牙(Bluetooth)技术简介 | 第53-54页 |
| ·Android手机中的蓝牙类 | 第54-56页 |
| ·蓝牙模块的选择 | 第56-58页 |
| ·心率检测模块设计 | 第58页 |
| ·Android平台软件开发 | 第58-63页 |
|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简介 | 第58页 |
| ·Android操作系统简介 | 第58-60页 |
|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 第60-62页 |
| ·心电监护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总结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