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网阴极保护数学模型及辅助阳极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阴极保护体系的应用 | 第9-10页 |
·阴极保护数学模型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2 变电站接地网的阴极保护数学模型 | 第13-27页 |
·接地网阴极保护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3-18页 |
·构造描述方程 | 第13-15页 |
·确定边界条件 | 第15-18页 |
·接地网阴极保护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18-23页 |
·有限元的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划分几何模型和构造插值函数 | 第20-21页 |
·分析各剖分单元 | 第21-23页 |
·有限元算法的程序设计 | 第23-24页 |
·算例分析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辅助阳极与接地网电位分布的模型 | 第27-48页 |
·辅助阳极安装方式的探究 | 第27-35页 |
·测试原理 | 第27页 |
·设计测试方案 | 第27-31页 |
·确定最佳阴极、阳极接入点 | 第31-35页 |
·接地网表面电位的影响因素探究 | 第35-42页 |
·阳极位置对接地网表面电位、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阳极电压对接地网表面电位、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接地网规格对接地网表面电位、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阳极个数对接地网表面电位、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辅助阳极参数与接地网电位分布模型 | 第42-47页 |
·辅助阳极参数的向量相似度 | 第42-43页 |
·基于S-SVR的接地网电位分布模型 | 第43-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辅助阳极的优化设计 | 第48-53页 |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确定 | 第48-50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算法 | 第50-51页 |
·循环算法计算程序 | 第50页 |
·遗传算法优化步骤 | 第50-51页 |
·辅助阳极优化设计的数值仿真结果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接地网阴极保护的实验效果模拟与工程实例分析 | 第53-60页 |
·阴极保护效果模拟实验 | 第53-56页 |
·搭建实验平台 | 第53-54页 |
·分析阴极保护效果 | 第54-56页 |
·阴极保护体系的工程实例分析 | 第56-59页 |
·设计工程施工方案 | 第56页 |
·阴极保护体系在渭南A变电站的应用 | 第56-57页 |
·阴极保护体系在渭南B变电站的应用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3页 |
附录1 接地网表面电位分布数据 | 第67-73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的项目经历与论文发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