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浅析“女性艺术”创作中的心理现象--“女性艺术”情色风格解读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引言第8-9页
 1.课题来源第8页
 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8页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8-9页
第一章 综述—中西艺术作品中“女性艺术”的界定第9-12页
 第一节、“女性艺术”在中国第9-10页
 第二节、中国“女性主义”与西方“女权主义”第10-11页
 第三节、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西方女权运动有什么异同第11-12页
 第四节、中国的“女性艺术”与中国的“节日美学”第12页
第二章 从艺术史发展脉络看“女性艺术”诞生发展的源和流第12-22页
 第一节、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性萌动第13-14页
 第二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艺术”中的性第14-15页
 第三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艺术”情色风格代表作品分析第15-18页
 第四节、古往今来的中国艺术中情色风格作品分析第18-22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情色风格的艺术作品第18-19页
  (二)、中国近现代文化中的“女性艺术”作品第19页
  (三)、中国当代文化中情色风格的“女性艺术”代表作品分析第19-22页
第三章、如何解读“女性艺术”创作中的心理现象第22-31页
 第一节、从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看“女性艺术”创作的心理现象参照第22-31页
  (一)、从创作主体的角度解释美术——直接的表达第22-25页
  (二)、从美术本体形式的角度解释美术——隐晦的表达第25-29页
  (三)、从美术创作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解释美术——荒诞怪异的表达第29-31页
第四章 “女性艺术”创作情色风格作品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点第31-36页
 第一节、“女性艺术”情色风格作品的形成原因第31-34页
  (一)、社会、历史、国情的原因第31页
  (二)、处于观看客体的原因第31-32页
  (三)、性别特质的原因第32页
  (四)、个人体验的直接性和特殊性的原因第32-33页
  (五)、个性与梦幻的原因第33-34页
 第二节、“女性艺术”情色风格作品的主要特点第34-36页
  (一)、放大女性特征的表达第34页
  (二)、强调精神意味的表达第34-35页
  (三)、重视身体欲求的表达第35-36页
第五章 “女性艺术”创作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和发展第36-41页
 第一节、从风格特点看女艺术家表现第36-39页
 第二节、“女性艺术”绘画创作的个人情节第39-40页
 个人作品第40-41页
第六章 “女性艺术”创作的未来展望第41-43页
 第一节、颠覆已有现状第41-42页
 第二节、创建未来新貌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注释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个人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巨幅抗震史诗油画《地恸·重生》暨《5.12表情》新人文精神的研究
下一篇:面向美术教育应用领域的搜索引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