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麦品种上白粉菌的侵染过程观察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小麦白粉病的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小麦白粉病发生分布和危害 | 第10页 |
| ·病原菌 | 第10-11页 |
| ·病害症状 | 第11页 |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 ·病害侵染循环 | 第11-12页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类型、位点和来源 | 第12-15页 |
| ·小麦白粉菌的变异 | 第15-16页 |
| ·侵染过程观察 | 第16-17页 |
| ·几种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方法的比较 | 第17-20页 |
| ·抑制差减杂交(SSH) | 第17-18页 |
| ·基因芯片技术(DNA microarray) | 第18-19页 |
| ·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 | 第19-20页 |
|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2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供试菌株及小麦品种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30页 |
| ·白粉菌的分离纯化 | 第23页 |
| ·白粉菌的扩繁 | 第23-24页 |
| ·供试材料接种 | 第24页 |
| ·离体抗性鉴定 | 第24-25页 |
| ·侵染过程观察 | 第25页 |
| ·白粉菌的收集 | 第25页 |
| ·总RNA提取 | 第25-26页 |
|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26页 |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26-27页 |
| ·DDRT-PCR | 第27-28页 |
| ·差异片段的统计 | 第28-29页 |
| ·差异片段的序列测定 | 第29页 |
| ·差异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52页 |
| ·离体抗性鉴定 | 第30页 |
| ·侵染过程观察 | 第30-32页 |
| ·芽管长度 | 第30-31页 |
| ·乳突的形成 | 第31-32页 |
| ·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33-34页 |
| ·Taq DNA聚合酶 | 第33页 |
| ·退火温度 | 第33-34页 |
| ·引物浓度 | 第34页 |
| ·DDRT-PCR | 第34-37页 |
| ·差异片段序列测定 | 第37-41页 |
| ·差异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52页 |
| ·差异片段B-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3页 |
| ·差异片段B-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46页 |
| ·差异片段B-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49页 |
| ·差异片段B-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52页 |
| 5 讨论 | 第52-55页 |
| 6 总结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