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小麦近缘物种的研究和利用第9-14页
     ·华山新麦草种质资源第10-12页
     ·中间偃麦草种质资源第12-14页
   ·三属杂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上的利用第14-15页
   ·易位系及其鉴定方法第15-16页
     ·易位系的创制第15页
     ·易位系的鉴定第15-16页
   ·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第16-17页
   ·立题依据第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5页
   ·材料第17-20页
     ·实验材料第18页
     ·实验试剂第18-20页
   ·农艺性状调查第20页
   ·小麦条锈病鉴定第20页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观察第20-21页
   ·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分析第21-22页
     ·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的提取第21页
     ·SDS-PAGE电泳第21-22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第22-25页
     ·染色体制片准备第22页
     ·DNA提取第22-23页
     ·探针制备第23页
     ·染色体变性第23页
     ·杂交液配制及变性第23-24页
     ·染色体复性第24页
     ·洗脱第24页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以下步骤于暗室内进行)第24页
     ·洗脱第24页
     ·染色体复染与镜检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农艺性状调查与条锈病抗性鉴定第25-27页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第25-26页
     ·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第26-27页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第27-28页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分析第28-30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第30页
4. 讨论第30-34页
参考文献第34-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燕麦淀粉含量测定及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 Ⅰ)片段克隆
下一篇:玉米叶型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