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叶型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玉米叶型相关性状研究的重要性第9页
   ·玉米叶型相关性状研究进展第9-12页
     ·叶型相关性状的经典数量遗传学研究进展第9-11页
     ·叶型相关性状的QTL研究进展第11-12页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第12-14页
     ·QTL定位原理第13页
     ·QTL定位方法第13-14页
   ·QTL作图群体第14-17页
     ·初级作物群体第15-16页
     ·次级作图群体第16页
     ·高级作图群体第16-17页
     ·玉米IBM群体研究进展第17页
   ·分子标记的类型第17-19页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17-18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第18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第18页
     ·简单重复序列(SSR)第18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第18-19页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页
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4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实验材料及田间试验第20页
   ·表型统计分析第20-21页
   ·Binmap连锁图谱构建第21页
   ·QTL定位第21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1-41页
   ·表型分析第21-26页
     ·表型统计分析第21-24页
     ·相关性分析第24-26页
   ·Binma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26-27页
   ·QTL定位结果分析第27-41页
     ·叶长第32-33页
     ·叶宽第33-35页
     ·叶面积第35-37页
     ·叶夹角第37-41页
6 讨论第41-44页
   ·IBM群体定位的可行性第41页
   ·叶型相关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第41页
   ·叶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第41-44页
     ·叶长第42页
     ·叶宽第42页
     ·叶面积第42-43页
     ·叶夹角第43页
     ·上位性第43-44页
7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下一篇:应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崇州枇杷茶和荥经枇杷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