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本文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5-16页 |
2 感恩教育理论概述 | 第16-27页 |
·感恩教育的内涵 | 第16-18页 |
·感恩 | 第16-17页 |
·感恩教育 | 第17-18页 |
·感恩教育的原则 | 第18-20页 |
·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第18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18-19页 |
·面向全体与兼顾特殊相结合的原则 | 第19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19-20页 |
·感恩教育的内容 | 第20-23页 |
·感恩祖国与社会 | 第20页 |
·感恩父母 | 第20-21页 |
·感恩学校 | 第21页 |
·感恩各行各业的服务者 | 第21-22页 |
·感恩大自然 | 第22-23页 |
·感恩教育的意义 | 第23-27页 |
·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 第23页 |
·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 第23-24页 |
·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 第24页 |
·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 | 第24-25页 |
·感恩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5-27页 |
3 新疆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第27-38页 |
·新疆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及对象 | 第27页 |
·调查方法及问卷说明 | 第27-28页 |
·新疆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缺乏感恩之情 | 第28-30页 |
·部分大学生对老师、他人的帮助缺乏感恩之意 | 第30-32页 |
·部分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 | 第32-34页 |
·新疆大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34-35页 |
·学校教育的重心偏移 | 第35页 |
·社会上的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36-38页 |
4 新疆大学生感恩品德培养的对策思考 | 第38-47页 |
·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 | 第38-40页 |
·新疆大学生感恩教育要明确“一条主线” | 第38-39页 |
·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宣传作用 | 第39页 |
·建立感恩的社会机制 | 第39-40页 |
·大力弘扬知恩图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40页 |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感恩能力的培养 | 第40-43页 |
·新疆高校感恩教育中应突出对祖国与社会的感恩 | 第40-41页 |
·发挥校园文化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通过重要节日、主题活动宣传感恩教育 | 第42页 |
·学校应建立感恩教育机制 | 第42-43页 |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感恩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 第43页 |
·注重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 | 第43-44页 |
·优化家庭感恩教育环境 | 第44页 |
·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 第44-47页 |
·善于自省,深刻认识感恩 | 第44-45页 |
·做到“慎独”,养成良好感恩习惯 | 第45页 |
·勇于实践,升华感恩情感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