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品种(系)脂肪氧化酶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性状分布与遗传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5页
   ·脂肪氧化酶概述第9-11页
     ·脂肪氧化酶概念及分类第9-10页
     ·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第10-11页
     ·脂肪氧化酶的基因组学研究第11页
   ·类胡萝卜素概述第11-12页
     ·类胡萝卜素概念及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第11-12页
     ·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现状第12页
   ·数量性状概述第12-13页
     ·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第12-13页
     ·数量性状杂交后代的表型特征与多基因学说第13页
   ·植物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来源与发展第13-14页
   ·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法的概念与局限第14页
   ·分离分析法与QTL分子标记的区别与联系第14-15页
2 引言第15-17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17页
     ·单个分离世代群体LOX活性、类胡萝卜含量遗传分析试验第17页
     ·LOX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多点试验第17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年度间分布及其与LOX活性配合分析试验第17页
   ·实验方法第17-19页
     ·全麦粉的制备第17页
     ·全麦粉脂肪氧化酶(LOX)测定第17-18页
     ·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第18页
     ·统计分析第18-1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9-40页
   ·鲁麦22/扬麦9号单株及家系LOX活性分布及相关分析第19-21页
     ·F_2单株、F_(2:3)家系群体LOX活性分布第19-20页
     ·F_2单株、F_(2:3)家系LOX活性变异及年度相关性第20-21页
   ·F_2单株、F_(2:3)家系LOX活性的遗传分析第21-24页
     ·F_2单株、F_(2:3)家系群体LOX活性表型分布第21-22页
     ·遗传模型的建立与适合性检验第22-23页
     ·最适模型下的参数估计第23-24页
     ·主基因效应的估计第24页
   ·鲁麦22/扬麦9号杂交后代F_(2:3)家系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布第24-25页
   ·F_(2:3)家系群体类胡萝卜素含量遗传分析第25-28页
     ·对家系表型分布图的成分推断第25-26页
     ·遗传模型建立与适合性检验第26-27页
     ·最适模型下的参数估计第27-28页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LOX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方差分析第28页
     ·品种间LOX活性的多重比较第28-29页
     ·LOX活性环境间变异第29页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方差分析第29页
     ·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多重比较第29-30页
     ·类胡萝卜素环境间变异第30页
   ·122个小麦品种(系)类胡萝卜素方差分析及年度间相关分析第30-34页
   ·122个小麦品种(系)LOX活性分布及方差分析第34-37页
   ·聚类分析及地区分布第37-40页
     ·122个小麦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和LOX活性聚类分析第37-39页
     ·不同省份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分布及多重比较第39-40页
5 讨论第40-43页
   ·关于鲁麦22/扬麦9号杂交后代F_2及F_(2:3)家系的相关分析第40页
   ·F_2、F_(2:3)家系单个分离世代的遗传分析第40-42页
   ·LOX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多点试验第42页
   ·122个小麦品种类胡萝卜素两年分布及配合LOX活性在地区间差异第42-43页
6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个人简介第50-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若干品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下一篇: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