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若干品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9页
   ·小麦类胡萝卜素第10-15页
     ·类胡萝卜素第10-11页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与吸收代谢第11-13页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第13页
     ·小麦类胡萝卜素第13-15页
   ·脂肪氧化酶第15-16页
   ·戊聚糖第16-17页
   ·白度第17页
   ·淀粉品质性状第17-18页
   ·蛋白质及相关品质性状第18-19页
2 引言第19-2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全麦粉制备第20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第20页
   ·其它品质性状测定第20-21页
   ·统计分析第21-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53页
   ·31个品种(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它若干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第22-39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氧化酶活性、戊聚糖含量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第22-25页
     ·白度仪参数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第25-27页
     ·RVA参数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第27-31页
     ·近红外参数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第31-36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性第36页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6-39页
   ·96个小麦品种(系)2012、2013年类胡萝卜素含量第39-48页
     ·小麦品种(系)间类胡萝卜素含量品种分布第39-43页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第43-44页
     ·96个小麦品种不同皮色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布第44-45页
     ·96个小麦品种(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聚类分析第45-47页
     ·高、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品种资源的筛选第47-48页
   ·“孟0318/宛抗18”杂交组合F_2植株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第48-53页
     ·亲本孟0318和宛抗18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第48页
     ·F_2植株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布第48-50页
     ·类胡萝卜素的遗传分析第50-51页
     ·高、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育种材料的筛选第51-53页
5 讨论第53-57页
   ·关于31个小麦品种(系)第53-54页
     ·关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第53-54页
     ·关于脂肪氧化酶等品质性状第54页
   ·关于96个小麦品种(系)类胡萝卜素含量第54-55页
   ·“孟0318/宛抗18”杂交组合F_2植株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第55-57页
     ·F_2植株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布第55-56页
     ·F_2植株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分析第56-57页
6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介第66-67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农19在蚌埠地区栽培试验及品种展示研究
下一篇:小麦品种(系)脂肪氧化酶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性状分布与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