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电能质量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分布式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整体构建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2 电能质量指标的测量原理 | 第16-24页 |
·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指标 | 第16-17页 |
·电能质量指标的测量 | 第17-22页 |
·基本电能质量参数 | 第17-18页 |
·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 | 第18-19页 |
·电压波动 | 第19页 |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 第19-20页 |
·电网谐波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电能质量指标相关测量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 第24-38页 |
·傅立叶变换理论 | 第24-26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 | 第24-25页 |
·基 2-的FFT算法 | 第25-26页 |
·FFT谐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 第26-29页 |
·频谱泄漏 | 第26-27页 |
·栅栏效应 | 第27-28页 |
·FFT谐波分析的改进办法 | 第28-29页 |
·基于加十项余弦窗插值的FFT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 第29-36页 |
·余弦组合窗的特性 | 第29-31页 |
·基于十项余弦窗的插值FFT算法原理 | 第31-35页 |
·基于十项窗函数的插值FFT算法的Matlab仿真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38-56页 |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38-39页 |
·供电电路 | 第39-40页 |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第40-43页 |
·互感器及补偿电路 | 第40-42页 |
·A/D输入信号调理电路 | 第42-43页 |
·数据采集电路 | 第43-49页 |
·过零检测及光电隔离电路 | 第43-45页 |
·锁相倍频电路 | 第45-46页 |
·A/D转换电路 | 第46-48页 |
·采样间隔逻辑控制电路 | 第48-49页 |
·DSP处理器 | 第49-54页 |
·TMS320F28335的性能 | 第49-50页 |
·DSP最小系统 | 第50-54页 |
·数据通信电路 | 第54-55页 |
·TCP/IP通信的选择 | 第54页 |
·TCP/IP通信电路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56-68页 |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工作流程 | 第56-58页 |
·电能质量指标计算的设计 | 第58-61页 |
·eCAP频率测量的设计 | 第61-63页 |
·TCP/IP应用层协议的设计 | 第63-64页 |
·系统服务的软件功能设计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精度测量实验 | 第68-72页 |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实验方法 | 第68页 |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精度测量 | 第68-71页 |
·电压、电流谐波测试 | 第69-70页 |
·有功、无功功率测试 | 第70-71页 |
·频率测试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全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7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72-73页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