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转HarpinXooc蛋白编码基因(hrf2)及其在后代中的遗传表达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1-35页
 第一章 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第11-25页
  1 大豆转化的受体系统第12-13页
   ·不定芽器官发生再生系统第12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系统第12-13页
   ·原生质体再生系统第13页
  2 大豆转化的方法第13-17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13-15页
   ·基因枪法第15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15-16页
   ·电击法第16页
   ·PEG介导法第16页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第16-17页
  3 大豆转化的筛选标记基因第17-19页
   ·选择基因第17页
   ·报告基因第17-18页
   ·筛选标记基因的消除第18-19页
  4 转入大豆的外源基因第19-23页
   ·抗虫基因第19-20页
   ·抗病基因第20-21页
   ·抗除草剂基因第21-22页
   ·非生物抗性基因第22页
   ·品质改良基因第22-23页
  5 大豆转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建立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第23页
   ·外源基因的表达第23-24页
   ·转基因大豆潜在的生态风险第24-25页
 第二章 Harpin蛋白的特征与功能研究第25-35页
  1 Harpin的遗传学特征第25-28页
   ·Harpin的分子特性第25-26页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岛(pathogeniticity islands,PAL)第26-27页
   ·hrp基因簇第27-28页
  2 Harpin在植物上的生物学效应第28-32页
   ·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第28-29页
   ·诱导植物产生抗虫性第29页
   ·增强植物抗旱性第29页
   ·促进植物的生长第29-30页
   ·提高产品品质第30页
   ·Harpin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位点第30-31页
   ·Harpin在植物上的作用机理第31-32页
  3 hrf2的分子特征第32页
  4 结语第32-35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35-71页
 第一章 转基因大豆的产生与鉴定第35-53页
  摘要第35-3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6-45页
   ·植物和微生物材料第36页
   ·抗生素和生长素第36-37页
   ·培养基第37页
   ·转基因大豆的产生第37-38页
   ·转基因大豆的草丁膦检测第38-39页
   ·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第39-42页
   ·转基因大豆的RT-PCR检测第42-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转基因大豆的获得第45-46页
   ·转基因大豆的草丁膦检测第46-47页
   ·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第47-48页
   ·转基因大豆的RT-PCR检测第48页
  3 讨论第48-51页
  ABSTRACT第51-53页
 第二章 T_1代转基因大豆的选育、鉴定与农艺性状分析第53-71页
  摘要第53-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60页
   ·供试材料第54页
   ·转基因大豆的草丁膦检测第54-55页
   ·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第55页
   ·转基因大豆的RT-PCR检测第55页
   ·转基因大豆的Western-blot杂交检测第55-58页
   ·抗草丁膦基因(bar)在T_1代植株中的遗传分离第58页
   ·转基因大豆的抗病性检测第58-59页
   ·转基因大豆的抗虫性检测第59-60页
   ·转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调查第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8页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生长情况第60页
   ·转基因大豆的草丁膦检测第60-62页
   ·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第62页
   ·转基因大豆的RT-PCR检测第62-63页
   ·转基因大豆的Western-blot杂交检测第63-64页
   ·抗草丁膦基因(bar)在T_1代植株中的遗传分离第64页
   ·转基因大豆的抗病性检测第64-66页
   ·转基因大豆的抗虫性检测第66-67页
   ·转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调查第67-68页
  3 讨论第68-70页
  ABSTRACT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施肥措施对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下一篇:烟草转录组测序及NtTTG2调控ARF同源基因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