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的自然概况 | 第9-13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植被的发生与发展 | 第13-14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及邻近地区种子植物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分类学研究 | 第16-45页 |
·研究方法与材料 | 第16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名录 | 第16-41页 |
·小结 | 第41-45页 |
第三章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45-61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点分析 | 第45-50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特有性分析 | 第50-55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第55-60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生活型分析 | 第60-61页 |
第四章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资源评价 | 第61-67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药用资源 | 第61-63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饲用资源 | 第63-65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观赏资源 | 第65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其它资源 | 第65-66页 |
·中国喀喇昆仑山种子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植物种数相对较少,但多样性相对丰富 | 第67页 |
·植物特有现象不明显 | 第67-68页 |
·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属性特点,与地中海、中亚、西亚交流相对较多 | 第68页 |
·本区与中国帕米尔高原的关系最为密切 | 第68页 |
·植物生活型多样,以地面芽为主 | 第68页 |
·植物资源丰富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