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42页 |
·磷元素对钢材的质量影响 | 第18-21页 |
·洁净钢的发展对磷的要求 | 第18-19页 |
·钢中磷含量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第19-21页 |
·铁水预处理脱磷 | 第21-22页 |
·大型转炉脱磷工艺 | 第22-29页 |
·大型转炉发展及特点 | 第22-24页 |
·大型转炉脱磷工艺 | 第24-25页 |
·低硅铁水少渣冶炼脱磷 | 第25-26页 |
·脱碳转炉少渣冶炼工艺 | 第26-29页 |
·转炉渣钢间脱磷反应热力学 | 第29-33页 |
·脱磷热力学发展简介 | 第29-31页 |
·渣中(P_2O_5)活度系数计算方法 | 第31-33页 |
·转炉成渣过程研究 | 第33-36页 |
·脱磷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第36-38页 |
·脱磷动力学的研究基础 | 第37页 |
·动力学公式 | 第37-38页 |
·温度对脱磷反应速度的影响 | 第38页 |
·转炉冷态模拟研究 | 第38-4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41-42页 |
第二章 转炉冶炼过程中元素选择性氧化与脱磷反应规律研究 | 第42-77页 |
·试验设备、生产工艺与研究方法 | 第42-44页 |
·试验状况及生产工艺 | 第42-43页 |
·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6页 |
·冶炼过程熔池金属成分变化 | 第44-45页 |
·冶炼过程温度变化 | 第45-46页 |
·冶炼过程炉渣成分变化与成渣工艺 | 第46-52页 |
·冶炼过程炉渣成分变化 | 第46-47页 |
·冶炼过程成渣工艺及分析 | 第47-52页 |
·转炉冶炼过程元素氧化速率分析 | 第52-56页 |
·熔池脱硅速率 | 第52-53页 |
·熔池脱碳速率 | 第53-54页 |
·熔池脱磷速率 | 第54-56页 |
·冶炼过程分期冶炼特征 | 第56页 |
·转炉内元素氧位分析 | 第56-61页 |
·元素氧位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56-58页 |
·氧位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冶炼过程熔池元素氧位变化 | 第58-60页 |
·冶炼过程脱硅氧位变化 | 第58页 |
·冶炼过程脱碳氧位变化 | 第58-59页 |
·冶炼过程脱磷氧位变化 | 第59-60页 |
·冶炼过程炉渣氧位变化 | 第60-61页 |
·冶炼过程元素选择性氧化及脱磷反应规律 | 第61-75页 |
·大型转炉冶炼过程元素选择性氧化 | 第61-64页 |
·(FeO)-[P]氧化关系 | 第61-62页 |
·[Si]-[P]选择性氧化分析 | 第62页 |
·[C]-[P]选择性氧化分析 | 第62-63页 |
·大型转炉冶炼过程元素选择性氧化规律 | 第63-64页 |
·转炉冶炼过程脱磷反应规律 | 第64-73页 |
·脱磷热力学 | 第64-65页 |
·脱磷氧位的控制 | 第65-69页 |
·转炉脱磷反应机理 | 第69-70页 |
·转炉脱磷反应规律 | 第70-71页 |
·冶炼终点渣钢间表观L_P计算公式 | 第71-73页 |
·大型转炉冶炼过程脱磷控制工艺 | 第73-75页 |
·冶炼前期脱磷控制工艺分析 | 第73-74页 |
·冶炼过程控制工艺分析 | 第74页 |
·冶炼后期脱磷控制工艺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三章 转炉冶炼过程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77-93页 |
·实验目的 | 第77页 |
·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 | 第77页 |
·实验参数确定 | 第77-81页 |
·转炉模型参数 | 第77-79页 |
·顶吹气体流量 | 第79-80页 |
·底吹气体流量 | 第80-81页 |
·顶枪枪位 | 第81页 |
·实验方案 | 第81-85页 |
·转炉熔池混匀测定实验 | 第81-82页 |
·转炉钢渣传质冷态模拟实验 | 第82-8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5-92页 |
·熔池混匀时间及影响因素 | 第85-88页 |
·底吹供气强度的影响 | 第85-86页 |
·顶吹流量的影响 | 第86页 |
·顶吹枪位的影响 | 第86-87页 |
·混匀时间与搅拌能的关系 | 第87-88页 |
·钢渣传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第88-91页 |
·底吹供气强度的影响 | 第89-90页 |
·顶吹流量的影响 | 第90页 |
·顶吹枪位的影响 | 第90-91页 |
·传质系数规律研究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四章 大型转炉高效脱磷工艺研究 | 第93-115页 |
·基本工艺条件 | 第93页 |
·大型转炉过程脱磷工艺优化研究 | 第93-95页 |
·冶炼过程熔池磷含量的变化 | 第93-94页 |
·提高转炉脱磷效率的技术关键 | 第94-95页 |
·大型转炉高效脱磷工艺研究 | 第95-109页 |
·冶炼过程高效脱磷的工艺研究 | 第95-97页 |
·提高终点L_p的工艺控制 | 第97-105页 |
·冶炼终点表观L_P数据分析 | 第98-100页 |
·冶炼终点表观L_P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0-105页 |
·提高冶炼终点渣钢间L_P技术措施 | 第105页 |
·复合吹炼工艺制度的优化研究 | 第105-109页 |
·造渣工艺优化 | 第107页 |
·顶吹供氧工艺优化 | 第107-108页 |
·底吹搅拌工艺优化 | 第108-109页 |
·冶金效果 | 第109-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五章 转炉低成本脱磷工艺研究 | 第115-134页 |
·基本工艺条件 | 第115页 |
·常规转炉脱磷分析 | 第115-117页 |
·低成本脱磷工艺研究 | 第117-128页 |
·脱磷热力学工艺模型及转炉渣量对脱磷效率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脱磷热力学工艺模型建立 | 第117-120页 |
·铁水硅与脱磷渣量的控制工艺 | 第120-121页 |
·渣量控制工艺 | 第121-126页 |
·硅含量及渣量控制 | 第121-122页 |
·低硅铁水冶炼的热平衡分析 | 第122-126页 |
·少渣冶炼提高L_P的的工艺研究 | 第126-128页 |
·化渣及脱磷控制工艺 | 第126-128页 |
·顶底复合吹炼工艺 | 第128页 |
·冶金效果及效益 | 第128-133页 |
·冶金效果 | 第128-132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六章 大型转炉少渣冶炼超低磷钢工艺研究 | 第134-149页 |
·脱碳转炉少渣冶炼工艺分析 | 第134-136页 |
·转炉脱磷渣量计算公式 | 第134-135页 |
·转炉低磷钢冶炼脱磷渣量分析 | 第135-136页 |
·试验条件 | 第136-137页 |
·低磷钢冶炼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37-141页 |
·脱碳转炉少渣控制工艺 | 第137-139页 |
·脱碳炉半钢[P]对渣量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渣钢间L_p对渣量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少渣冶炼化渣控制工艺 | 第139-141页 |
·超低磷钢冶炼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1-144页 |
·减少磷污染 | 第141-142页 |
·提高磷L_P的工艺措施 | 第142-143页 |
·降低半钢磷含量、适当控制渣量 | 第143页 |
·炉渣磷负荷对超低磷钢冶炼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冶金效果 | 第144-148页 |
·温度控制 | 第144-145页 |
·渣量控制 | 第145-146页 |
·超低磷钢冶炼效果 | 第146-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149-15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任务及主要成果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