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种群结构及性别变异规律在花形态上的反映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植物的性别比例 | 第11-16页 |
·植物的性别 | 第11页 |
·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比例及其生态学意义 | 第11-12页 |
·雌雄异株植物种群性别比例偏离的原因 | 第12-14页 |
·雌雄植株性别改变 | 第14-16页 |
·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 | 第16-17页 |
·植物种群的年龄及其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17-19页 |
·雌雄异株植物雌雄植株空间分布格局 | 第17页 |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雌雄异株植物种群空间分布 | 第18-19页 |
·性别功能与花形态的关联 | 第19-20页 |
·柃木属植物的性别变异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3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材料 | 第23页 |
·研究地点 | 第23-24页 |
·所在地概况 | 第23页 |
·实验样地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种群结构 | 第27-35页 |
·性别比例 | 第27-28页 |
·年龄结构 | 第28-32页 |
·空间分布格局 | 第32-35页 |
·性别变异株花形态研究 | 第35-49页 |
·性别变异株的花形态 | 第35-39页 |
·性别变异株花的性别倾向及其时间规律 | 第39-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49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