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天仙子的研究概况 | 第12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3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类型及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6-17页 |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7-18页 |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8-19页 |
·双向启动子,串联启动子和可变启动子 | 第19页 |
·茉莉酸类物质(JAs)诱导次生代谢的相关研究及JA响应启动子元件 | 第19-21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43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2-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试剂盒及试剂购买 | 第22-23页 |
·常规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第23-27页 |
·常规方法和操作步骤 | 第27-34页 |
·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7页 |
·反转录反应体系 | 第27-2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 第28-29页 |
·CTAB法抽提天仙子基因组DNA | 第29页 |
·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9页 |
·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29页 |
·TA克隆 | 第29-30页 |
·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 第3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0页 |
·菌落PCR反应体系 | 第30-31页 |
·菌落PCR反应条件 | 第31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31页 |
·酶切验证 | 第31页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体系及连接体系 | 第31-32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表达载体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第33页 |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天仙子叶盘转化 | 第33-34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34页 |
·潮霉素筛选 | 第34页 |
·HnPMT启动子克隆 | 第34-37页 |
·hiTALL-PCR法克隆HnPMT基因 5′上游未知序列 | 第34-37页 |
·启动子缺失片段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构建启动子pGEM?-T Easy中间载体 | 第38页 |
·启动子缺失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pCAMBI A1391Z-HnPMT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天仙子发根和拟南芥中的表达 | 第38-39页 |
·pCAMBI A1391Z-HnPMT promoter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第38-39页 |
·转基因发根的获得 | 第39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第39页 |
·报告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第39-43页 |
·GUS报告基因的定性检测 | 第39-40页 |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 | 第40页 |
·GUS报告基因的定量检测 | 第40-43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HnPMT启动子的克隆 | 第43-44页 |
·利用hiTALL-PCR技术克隆HnPMT的 5'端未知序列 | 第43-44页 |
·利用计算机在线工具对HnPMT启动子的功能进行预测 | 第44-45页 |
·启动子pGEM?-T Easy中间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pCAMBI A1391Z-HnPMT promoter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pCAMBI A1391Z-HnPMT promoter转基因发根及转基因拟南芥的检测 | 第47-49页 |
·HnPMT基因启动子组织表达模式 | 第49-51页 |
·HnPMT基因启动子在拟南芥植株中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49-50页 |
·HnPMT启动子天仙子发根的组织化学染色及石蜡切片分析 | 第50-51页 |
·HnPMT基因启动子对MeJA诱导的响应 | 第51-52页 |
·HnPMT启动子的定点突变 | 第52-5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3-55页 |
·HnPMT启动子作用的组织特异性 | 第53-54页 |
·HnPMT启动子对MeJA诱导的响应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缩写词表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与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