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的构架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 | 第16页 |
·县域经济 | 第16-17页 |
·农村金融服务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金融抑制理论 | 第1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金融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历程 | 第20-22页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初始重建阶段(1978年至1992年) | 第20页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阶段(1993年至2002年) | 第20页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徐闻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经济环境 | 第22-23页 |
·金融环境 | 第23-26页 |
·徐闻县金融机构存贷款基本状况 | 第23-24页 |
·徐闻县金融生态环境 | 第24-26页 |
第五章 徐闻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 第26-30页 |
·被调查农户特征的统计性描述 | 第26-27页 |
·农户借贷资金主要用途分析 | 第27-28页 |
·农户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分析 | 第28-30页 |
·农户借贷主渠道情况 | 第28页 |
·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情况 | 第28-30页 |
第六章 徐闻县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徐闻县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衡 | 第30-31页 |
·金融机构单一,竞争不充分 | 第31页 |
·金融产品种类少,创新不足 | 第31页 |
·金融服务缺位,缺乏适应性,服务意识不强 | 第31-32页 |
·涉农贷款门槛高 | 第32页 |
·信息化水平低和人才匮乏 | 第32-33页 |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制度束缚和管理缺失 | 第33页 |
·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供给不足 | 第33-34页 |
·差异化的利率政策没有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 第34页 |
·财政扶持农村的相关政策难以执行到位 | 第34页 |
·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4-35页 |
·农村信用体系政策难以落地 | 第35-36页 |
第七章 徐闻县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 第36-44页 |
·政府方面 | 第36-38页 |
·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第36页 |
·构建财政税收支农机制 | 第36-37页 |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7页 |
·完善农村金融法制化环境 | 第37-38页 |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第38页 |
·农村金融机构方面 | 第38-42页 |
·创新支农信贷品种,促进产品多元化 | 第38-39页 |
·简化贷款流程,放低贷款门槛 | 第39页 |
·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 | 第39-40页 |
·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完善管理制度 | 第40页 |
·构建人力资源引进机制 | 第40-41页 |
·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 第41-42页 |
·社会环境方面 | 第42-44页 |
·积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 第42页 |
·加快建立融资担保体系 | 第42-44页 |
第八章 结论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1 | 第49-52页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