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8页 |
·碳材料概述 | 第19-30页 |
·石墨烯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无定型碳研究概况 | 第26-27页 |
·石墨态-氮化碳(g-C_3N_4)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LDH简介 | 第30页 |
·LDH的特性 | 第30-31页 |
·LDH的制备 | 第31页 |
·LDH的应用 | 第31-32页 |
·碳纳米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32页 |
·碳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 第32-36页 |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36-3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实验相关试剂 | 第48页 |
·样品结构性能表征 | 第48-52页 |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第48-4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4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9页 |
·程序升温物理吸附分析仪(BET) | 第49页 |
·电子顺磁共振仪(ESR) | 第49页 |
·瞬态吸收光谱仪(TAS) | 第49-50页 |
·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ICP) | 第50页 |
·扫面探针电镜(AFM) | 第50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第50页 |
·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 | 第50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0页 |
·拉曼光谱(Raman) | 第50-51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51页 |
·气相色谱(GC) | 第51页 |
·有机碳含量分析(TOC) | 第51页 |
·暗场相电子扫描(HAADF-STEM) | 第51页 |
·荧光光谱测试(PL) | 第51-52页 |
第三章 ZnCr-LDH/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性能研究 | 第52-74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页 |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53页 |
·光催化反应 | 第5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69页 |
·LDH/G-x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54-62页 |
·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62-63页 |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第63-64页 |
·催化反应机理探究 | 第64-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第四章 高分散B-Ni负碳催化剂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 第74-93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75页 |
·催化评价 | 第75-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88页 |
·催化剂结构表征 | 第76-82页 |
·加氢脱氯催化反应评价 | 第82-88页 |
·传质的排除 | 第82-83页 |
·催化评价 | 第83-85页 |
·反应温度及压力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85-86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五章 LDH/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93-121页 |
·引言 | 第93-94页 |
·新型ZnIn-MMO/g-C_3N_4的制备及光催性能 | 第94-112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5-111页 |
·ZnIn-MMO/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95-99页 |
·光催化评价 | 第99-101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101-102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第102-103页 |
·催化机理探讨 | 第103-110页 |
·催化剂的普适性及光敏排除 | 第110-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新NiFe@g-C_3N_4材料的合成 | 第112-117页 |
·实验部分 | 第11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6页 |
·小结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1-123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7页 |
作者简介 | 第127-128页 |
导师简介 | 第128-129页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