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空间低温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30页
   ·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第17-19页
   ·材料的导热理论及实验研究第19-27页
     ·材料的导热模型第19-21页
     ·低温导热率的实验研究现状第21-22页
     ·材料的低温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第22-27页
   ·高低温交变载荷作用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的研究第27-28页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第28-30页
3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评价方法第30-37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0-33页
     ·压力熔渗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第31-32页
     ·高压熔渗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第32-33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第33-34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及界面表征第34-35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高低温循环及冲击试验第35页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35-37页
4 压力熔渗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低温导热特性第37-48页
   ·基体合金化对金刚石/铜低温导热特性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第37-41页
   ·粘结剂对金刚石/铜低温导热特性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第41-43页
   ·压力熔渗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低温导热机理与模型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高压熔渗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低温导热特性第48-64页
   ·金刚石粒径对高压熔渗金刚石/铜低温导热率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第48-52页
   ·碳化物形成元素对高压熔渗金刚石/铜低温导热率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第52-56页
   ·Ni元素对高压熔渗金刚石/铜低温导热率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第56-60页
     ·钼铜的低温导热特性和微观组织第56-57页
     ·Ni元素对高压熔渗金刚石/铜微观组织和低温导热率的影响第57-60页
   ·高压熔渗和普通压力熔渗金刚石/铜低温导热率的对比第60-61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与高纯铜、钼铜的性能比较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6 高低温交变载荷作用下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演化第64-90页
   ·高低温交变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室温导热率的影响第64-67页
   ·高低温交变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低温导热特性的影响第67-68页
   ·高低温交变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第68-70页
   ·高低温交变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第70-73页
   ·高低温交变载荷作用下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状态第73-85页
     ·循环载荷作用下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状态第74-80页
     ·热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状态第80-85页
   ·高低温循环载荷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化及热疲劳行为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7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的热传输特性分析第90-104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结构分析及界面构建第90-96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热输运特性分析第96-101页
     ·界面热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第97-99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循环过程中界面热阻的变化规律第99-100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冲击过程中界面热阻的变化规律第100-101页
   ·宽温度范围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调控途径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8 结论第104-106页
创新点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17-12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谱特性可调控材料及共轭体系激光限幅材料研究
下一篇:金属材料纳米析出相的早期析出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