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时期儒生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西汉武帝时期儒生政治活动的历史考察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儒生政治活动的背景 | 第13-18页 |
一、武帝即位前儒学的发展 | 第13-14页 |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6页 |
三、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实现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儒生政治活动的方式 | 第18-23页 |
一、著述书籍 | 第18-20页 |
二、建言献策,参与议政 | 第20-21页 |
三、为官执政,参与行政管理 | 第21-22页 |
四、为帝王师,广授弟子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儒生政治活动的规律 | 第23-31页 |
一、儒生政治活动呈现阶段性 | 第23-29页 |
二、儒生政治活动呈现地域性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儒生政治活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31-46页 |
第一节 儒生政治活动对文学创作主题的影响 | 第31-35页 |
一、展示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 第31-33页 |
二、“士不遇”题材的复兴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儒生政治活动对文学文体的影响 | 第35-41页 |
一、汉大赋兴起 | 第35-38页 |
二、政论文流行 | 第38-39页 |
三、乐府诗歌的兴盛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儒生政治活动影响下的文学观念 | 第41-46页 |
一、以大为美 | 第41-43页 |
二、注重文辞 | 第43-44页 |
三、引经据典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儒生文学创作对政治的影响 | 第46-58页 |
第一节 文学创作对儒生个人和国家政治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一、文学创作对儒生个人政治活动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二、对国家政治格局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儒生用文学创作干预政治活动 | 第49-53页 |
一、儒生创作文学作品用来教化 | 第49-51页 |
二、儒生创作文学作品用来讽谏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儒生政治活动的文学倾向 | 第53-58页 |
一、人才选拔以文学为标准 | 第53-56页 |
二、统治者对文学态度的改变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