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小说创作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2章 邵丽的文学创作之路 | 第11-19页 |
·邵丽生活经历简述 | 第11-14页 |
·邵丽小说创作概况 | 第14-17页 |
·邵丽小说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3章 邵丽小说创作的四个维度 | 第19-38页 |
·农村与城市 | 第19-24页 |
·农村和农民 | 第19-21页 |
·城市和城里人 | 第21-23页 |
·农村与城市的交集与矛盾 | 第23-24页 |
·民间与官场 | 第24-29页 |
·“挂职系列”里的民间与官场 | 第24-27页 |
·“质量系列”里的民间与官场 | 第27-28页 |
·民间与官场的对立与统一 | 第28-29页 |
·男性与女性 | 第29-34页 |
·“在上层”的男性与女性 | 第30-32页 |
·“在底层”的男性与女性 | 第32-33页 |
·女性视角下的性别倾向 | 第33-34页 |
·理想与现实 | 第34-38页 |
·理想的亮度: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 第35页 |
·现实的灰度:消解理想的无形之力 | 第35-36页 |
·碰撞下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悟 | 第36-38页 |
第4章 探求本真的创作主旨 | 第38-44页 |
·对生存之根的缅怀追忆 | 第38-39页 |
·对生活真实的悉心体验 | 第39-41页 |
·对生活质量的执着探求 | 第41-44页 |
第5章 叙事角度的可贵转向 | 第44-48页 |
·从“关注自身”到“底层叙事” | 第44-45页 |
·从“单一明了”到“多层次多视角” | 第45-48页 |
第6章 邵丽小说存在的不足 | 第48-51页 |
·从“质量系列”看:生活感悟与文学创作的距离过近 | 第48-49页 |
·从“挂职系列”看:融入现实的力度有所保留 | 第49-5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术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