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回复请求权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继承回复请求权基本理论 | 第11-25页 |
| 一、概念及特点 | 第11-14页 |
| (一)概念 | 第11-13页 |
| (二)特点 | 第13-14页 |
| 二、性质 | 第14-18页 |
| (一)学说梳理 | 第14-16页 |
| (二)笔者观点 | 第16-18页 |
| 三、成立要件 | 第18-21页 |
| (一)行使权利的主体必须是真正继承人 | 第18-19页 |
| (二)无继承权人事实上分配并占有遗产 | 第19-20页 |
| (三)无继承权人侵占遗产时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 第20-21页 |
| (四)真正继承人的合法资格被否认 | 第21页 |
| 四、继承回复请求权与相类似权利的区别 | 第21-25页 |
| (一)与物权请求权的区别 | 第22页 |
| (二)与“不当得利”之债返还请求权的区别 | 第22-23页 |
| (三)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两大法系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考察及借鉴 | 第25-32页 |
| 一、对两大法系立法中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的考察 | 第25-29页 |
| (一)大陆法系的立法状况 | 第25-27页 |
| (二)英美法系的立法状况 | 第27-29页 |
| 二、对两大法系立法中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的评析借鉴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我国立法中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 一、在法律条文中“继承回复请求”字样的缺失 | 第32页 |
| 二、权利性质界定不明 | 第32-33页 |
| 三、缺少权利构成要件条款 | 第33页 |
| 四、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存在的当事人适格问题 | 第33-34页 |
| (一)继承遗产共有时当事人适格问题 | 第33页 |
| (二)代位继承过程中当事人适格问题 | 第33-34页 |
| (三)转继承过程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 | 第34页 |
| 五、对权利的时效问题界定模糊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我国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的构建 | 第36-46页 |
|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36页 |
|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构建的具体方略 | 第36-44页 |
| (一)概念条款应加入法条 | 第36-37页 |
| (二)应严格界定权利性质 | 第37-38页 |
| (三)在立法条文中增加权利构成要件条款 | 第38页 |
| (四)应对当事人适格问题给予准确规定 | 第38-41页 |
| (五)明确《继承法》规定的时效问题 | 第41-44页 |
| 三、法条设计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