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区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 | 第9页 |
·长7段页岩油气研究进展 | 第9页 |
·沉积有机相与烃源岩评价 | 第9-10页 |
·致密储层特征 | 第10页 |
·致密油成藏特征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主要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7页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4-16页 |
·区域沉积演化史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城壕地区长7段烃源岩条件 | 第17-27页 |
·烃源岩概述 | 第17-21页 |
·有机碳含量 | 第17-18页 |
·氯仿沥青“A” | 第18页 |
·生烃潜量(S1+S2) | 第18-19页 |
·干酪根 δ13C | 第19-20页 |
·干酪根显微组分 | 第20页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20-21页 |
·生烃强度特征及控油性 | 第21-27页 |
·有机碳含量(TOC) | 第21-23页 |
·泥岩厚度(H) | 第23-24页 |
·生烃率(K液) | 第24页 |
·生烃强度(Q) | 第24-27页 |
第四章城壕地区长7段储层条件 | 第27-47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7-30页 |
·粒度特征 | 第27-28页 |
·岩石类型 | 第28-30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0-34页 |
·常规物性特征 | 第30-33页 |
·覆压条件下物性特征 | 第33-34页 |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致密储层形成机理 | 第34-40页 |
·成岩作用类型 | 第34-36页 |
·成岩矿物组成 | 第36-38页 |
·成岩阶段与储层致密化过程 | 第38-40页 |
·储层致密化的综合影响因素 | 第40页 |
·储层条件及控油性 | 第40-47页 |
·长7油层组储层砂体厚度 | 第40-41页 |
·长7油层组单砂体厚度与泥质含量 | 第41-45页 |
·长7油层组储层储集物性与含油饱和度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城壕地区长7段盖层保存条件和生储盖配置 | 第47-57页 |
·盖层的封闭性及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评价盖层封闭性的物理参数 | 第47-48页 |
·盖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盖层控油性 | 第49-52页 |
·盖层厚度 | 第49-50页 |
·盖层泥质含量 | 第50-52页 |
·生储盖组合类型 | 第52-54页 |
·生储盖控油性 | 第54-57页 |
第六章 城壕地区长7段运移、聚集条件 | 第57-75页 |
·运移动力和阻力 | 第57-69页 |
·油气运移的动力 | 第57-66页 |
·油气运移的阻力 | 第66-68页 |
·动力与阻力耦合关系 | 第68-69页 |
·运移通道、方向和距离 | 第69-72页 |
·油气运移的通道 | 第69-72页 |
·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距离 | 第72页 |
·油气聚集机制 | 第72-75页 |
·油气大面积聚集成藏机制 | 第72-73页 |
·油气富集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73-75页 |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有利区预测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