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亚斯科夫斯基钢琴奏鸣曲结构思维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生平与创作简介 | 第9-16页 |
| 第一节 作曲家生平介绍 | 第9-11页 |
| 第二节 作曲家作品简介 | 第11-12页 |
| 第三节 音乐创作与哲学思想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米亚斯科夫斯基三个创作阶段的作品介绍 | 第13-16页 |
| 1、创作初期(1908-1922) | 第13-14页 |
| 2、创作成长时期(1922-1941) | 第14页 |
| 3、创作高峰时期(1941-1950)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 | 第16-35页 |
| 第一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曲式分析 | 第16-31页 |
| 第二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特征分析 | 第31-35页 |
| 1、主导动机的贯穿 | 第31-33页 |
| 2、半音化和声的处理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第四钢琴奏鸣曲 | 第35-52页 |
| 第一节 第四钢琴奏鸣曲的曲式分析 | 第35-44页 |
| 第二节 第四钢琴奏鸣曲特征分析 | 第44-52页 |
| 1、主题分析 | 第44-45页 |
| 2、和声技巧分析--个性化和声 | 第45-52页 |
| ·、传统和声 | 第45-47页 |
| ·、复杂化的三度结构和弦 | 第47-48页 |
| ·、复合和弦 | 第48-52页 |
| 第四章 第九钢琴奏鸣曲 | 第52-61页 |
| 第一节 第九钢琴奏鸣曲的曲式分析 | 第52-57页 |
| 第二节 第九钢琴奏鸣曲的特征分析 | 第57-61页 |
| 1、动机音高素材的贯穿 | 第57-59页 |
| 2、晚期创作手法的“返璞归真” | 第59-61页 |
| ·、音乐结构的简化 | 第59-60页 |
| ·、和声语汇的简化 | 第60页 |
| ·、主题之间对比的淡化 | 第60-61页 |
| 结语 | 第61-63页 |
| 1、曲式结构的布局 | 第61页 |
| 2、动机音高与节奏的贯穿 | 第61-62页 |
| 3、和声语汇的变化 | 第62页 |
| 4、复调手法的运用特点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