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言 | 第10-19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第15-16页 |
2. 学习的自主性原理 | 第16页 |
3.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6页 |
4. 罗杰斯的开放教学观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2. 行动研究法 | 第17页 |
3. 经验总结法 | 第17页 |
(五) 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放式教学概述 | 第19-24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放式教学含义 | 第19页 |
1. 开放式教学 | 第19页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放式教学 | 第19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放式教学特征 | 第19-21页 |
1. 辐射性 | 第19页 |
2. 民主性 | 第19-20页 |
3. 自主性 | 第20页 |
4. 创新性 | 第20-21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1-24页 |
1. 是对传统封闭式教育弊端深刻反思的结果 | 第21页 |
2. 是思想政治学科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必然要求 | 第21-22页 |
3. 是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环境的必然要求 | 第22页 |
4. 构建开放式教学机制具有可行性 | 第22-24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策略构建原则、要素及功能发挥 | 第24-32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放式教学策略的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1. 导向性原则 | 第24页 |
2. 主体独立性原则 | 第24页 |
3. 合作性原则 | 第24-25页 |
4. 过程性原则 | 第25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放式教学策略构成及功能发挥 | 第25-32页 |
1. 开放式教学课堂——学习与生活对接 | 第25-28页 |
2. 开放式课本资源——知识与实践对接 | 第28-29页 |
3. 开放式社会资源——学校与社会对接 | 第29-30页 |
4. 开放式家长资源——学校与家长对接 | 第30-32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效果及反思 | 第32-38页 |
(一) 开放式教育策略的实施过程 | 第32-33页 |
(二) 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 | 第33-34页 |
(三) 反思: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是建立开放式教学的根本保证 | 第34-38页 |
1. 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 第35页 |
2. 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 第35页 |
3.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改善教学手段 | 第35-36页 |
4. 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