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ZnO的形貌调控及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8页 |
| ·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纳米ZnO 的结构与性质 | 第9-10页 |
| ·ZnO 的结构特点 | 第9-10页 |
| ·氧化锌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 第10页 |
| ·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0-13页 |
| ·固相法 | 第11页 |
| ·液相法 | 第11-12页 |
| ·气相法 | 第12-13页 |
|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掺杂 | 第13-14页 |
| ·n型掺杂 | 第13页 |
| ·p型掺杂 | 第13-14页 |
|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应用 | 第14-16页 |
|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应用 | 第14-15页 |
| ·Al掺杂氧化锌粉体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ZnO 的形貌可控性研究 | 第18-31页 |
|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9页 |
| ·Zn~(2+)的起始浓度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2-24页 |
| ·不同添加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4-26页 |
| ·不同基底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水热法合成ZnO双棒的研究 | 第31-41页 |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基底的预处理 | 第33页 |
| ·ZnO 在水溶液中的合成 | 第33页 |
| ·产品后处理 | 第33页 |
| ·分析与表征手段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 ·铅笔状六方 ZnO 双棒的生长 | 第34-35页 |
| ·纺锤状六方 ZnO 双棒的生长 | 第35-36页 |
| ·“齿轮腰”六方 ZnO 双棒的生长 | 第36-37页 |
| ·“无腰”六方 ZnO 双棒的生长 | 第37-38页 |
| ·“凹槽腰”六方 ZnO 双棒的生长 | 第38-39页 |
| ·乙二胺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Al 掺杂 ZnO 的研究 | 第41-54页 |
| ·Al 掺杂 ZnO 的研究背景 | 第41-43页 |
| ·Al 掺杂 ZnO 的结构特点 | 第41-42页 |
| ·掺 Al 氧化锌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42页 |
|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42-43页 |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43-45页 |
|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内容和过程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Al 掺杂浓度对纳米氧化锌粉体性能的影响 | 第45-50页 |
| ·不同反应时间对氧化锌纳米粉体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