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新型功能型材料的制备及其深度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0页
   ·含氰废水的简介第9页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第9-15页
     ·净化法处理氰化贫液第10-12页
       ·碱氯氧化法第10页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第10页
       ·过氧化氢法第10-11页
       ·臭氧化法第11页
       ·电解氧化法第11-12页
       ·微生物氧化法第12页
     ·回收法处理氰化贫液第12-15页
       ·酸化法第12页
       ·离子交换树脂法第12-13页
       ·活性炭吸附法第13页
       ·膜法第13-14页
       ·溶剂萃取法第14-15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5-18页
     ·改性花生壳吸附型功能材料研究的意义第15-17页
     ·SiO_2-TiO_2复合材料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创新点第18-20页
     ·基本思路第18-19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0-26页
   ·原料和试剂第20-21页
   ·仪器和设备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3页
     ·改性花生壳吸附型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试验第21-23页
     ·SiO_2-TiO_2吸附催化型功能材料的制备第23页
     ·SiO_2-TiO_2吸附催化型功能材料深度处理含氰废水第23页
   ·分析方法第23-25页
     ·总氰的分析方法第23-24页
     ·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第24页
     ·计算方法第24-25页
   ·表征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改性花生壳吸附型材料的表征及其吸附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第26-41页
   ·物理性质的表征第26页
   ·改性花生壳吸附型材料处理含氰废水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6-30页
     ·pH 的影响第26-28页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第28-29页
     ·温度的影响第29页
     ·时间的影响第29-30页
   ·热力学研究第30-35页
   ·动力学研究第35-38页
   ·吸附前后电镜图片的表征第38-39页
   ·SEM-EDS 表征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41-49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的制备第41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的表征第41-47页
     ·物理特性表征第41-42页
     ·热重分析第42-43页
     ·XRD第43-45页
     ·FTIR第45-46页
     ·EDS第46-47页
     ·SEM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第49-62页
   ·时间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处理含氰废水影响的研究第49-50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的用量对处理含氰废水影响的研究第50-51页
   ·pH 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处理含氰废水影响的研究第51-52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处理含氰废前后的 EDS 对比研究第52-53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吸附铜的动力学研究第53-56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光催化分解氰根的动力学研究机理的研究第56-59页
     ·光催化分解氰根的动力学理论第56-57页
     ·光催化分解氰根的动力学第57-59页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光催化分解氰根的机理研究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纳米ZnO的形貌调控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热逆流氧化装置流量分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