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浅埋煤层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沿空留巷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巷旁支护设计研究 | 第17-31页 |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顶板活动规律 | 第17-20页 |
·沿空留巷采空侧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 第17-19页 |
·沿空留巷围岩活动的三个时段 | 第19-20页 |
·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第20-24页 |
·沿空留巷应力分布 | 第20-21页 |
·顶板砌体梁结构 | 第21-23页 |
·老顶“台阶岩梁”结构模型 | 第23-24页 |
·浅埋煤层沿空留巷巷旁支护计算模型分析 | 第24-30页 |
·分离岩块法计算巷旁支护荷载 | 第25-26页 |
·浅埋煤层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力学模型 | 第26-27页 |
·煤帮支护设计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榆家梁煤矿沿空留巷支护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 第31-45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31页 |
·沿空留巷支护设计 | 第31-39页 |
·巷内支护设计 | 第31-35页 |
·巷旁支护设计 | 第35-39页 |
·43308 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参数 | 第39页 |
·沿空留巷数值模拟 | 第39-44页 |
·模拟验算过程 | 第40页 |
·模拟计算 | 第40-44页 |
·分析及结论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工业试验研究 | 第45-53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5-46页 |
·工作面概况 | 第45页 |
·煤层赋存特性 | 第45-46页 |
·地质构造特征 | 第46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46页 |
·施工准备 | 第46-48页 |
·现场混凝土设计 | 第46-48页 |
·施工材料 | 第48页 |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施工工艺 | 第48-52页 |
·设备选型 | 第48-49页 |
·设备布置 | 第49-50页 |
·人员配备 | 第50页 |
·施工工序 | 第50-51页 |
·安全技术措施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监测 | 第53-61页 |
·监测内容 | 第53页 |
·监测仪器 | 第53页 |
·监测方法 | 第53-56页 |
·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监测 | 第54页 |
·锚索拉力监测 | 第54页 |
·单体压力监测 | 第54-55页 |
·柔模混凝土墙体荷载监测 | 第55-56页 |
·监测数据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