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肝纤维化及其影响 | 第9页 |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TGF-β_1 | 第9-10页 |
·独一味的选用依据 | 第10-11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实验研究 | 第12-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 第12页 |
·实验药品及配制 | 第12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实验仪器 | 第1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3-19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3页 |
·模型制备 | 第13页 |
·给药方案 | 第13-14页 |
·取材 | 第14页 |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14-19页 |
·数据资料分析方法 | 第19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实验大鼠一般情况 | 第19-20页 |
·各组大鼠相关检测指标的比较 | 第20-26页 |
4. 小结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40页 |
1.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第27-31页 |
·对病名的认识 | 第27页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7-29页 |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 第29-30页 |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 第30页 |
·选用独一味治疗肝纤维化的依据 | 第30-31页 |
2. 西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第31-34页 |
·肝纤维化的定义 | 第31页 |
·肝纤维化的流行病学 | 第31-32页 |
·肝纤维化发生的病理学机制 | 第32-33页 |
·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 | 第33-34页 |
·肝纤维化的西医治疗 | 第34页 |
3 阳性药物的选择依据 | 第34-35页 |
4 实验动物模型的讨论 | 第35-36页 |
·对实验动物模型的要求 | 第35页 |
·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方法的选择 | 第35-36页 |
·模型的成功建立 | 第36页 |
5 实验动物死亡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6 本实验检测指标选取依据 | 第37-38页 |
7 独一味颗粒治疗肝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分析 | 第38-39页 |
·对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38页 |
·降低血清肝纤指标HA、LN、PCⅢ、Ⅳ-C的含量 | 第38页 |
·减少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第38-39页 |
8 独一味颗粒治疗肝纤维化大鼠的药理机制探讨 | 第39-40页 |
·降低大鼠肝组织TGF-β,蛋白表达 | 第39页 |
·降低大鼠肝组织TGF-β,mRNA表达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综述 | 第45-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图 | 第55-5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