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熔融及粘温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煤气化技术进展 | 第13页 |
·煤灰熔融特性的研究 | 第13-16页 |
·定性关系 | 第14-16页 |
·定量关系 | 第16页 |
·煤灰渣粘温特性的研究 | 第16-20页 |
·成渣形式 | 第17页 |
·灰渣粘度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灰渣粘度预测模型 | 第19-20页 |
·煤灰渣流变特性的研究 | 第20-21页 |
·煤灰渣流变学属性及经验模型 | 第21页 |
·FactSage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 | 第21-24页 |
·FactSage数值模拟软件 | 第21-22页 |
·FactSage软件在煤灰特性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第3章 粘度波动煤种熔融特性及粘温特性的研究 | 第24-37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实验煤样 | 第24-25页 |
·实验渣样制备 | 第25页 |
·实验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7-36页 |
·硅铝比和酸碱比对榆林煤灰熔点的影响 | 第27-29页 |
·特殊煤灰渣粘温特性结果 | 第29-31页 |
·特殊煤种粘度波动现象研究 | 第31-34页 |
·粘度波动的缓解方案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不同灰分组成煤灰渣的粘温特性研究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37-48页 |
·低钙低铁类煤种 | 第38-41页 |
·中钙类煤种 | 第41-44页 |
·高钙低铁类煤种 | 第44-46页 |
·高钙高铁类煤种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神府煤灰渣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的研究 | 第49-59页 |
·前言 | 第49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9-50页 |
·神府煤质分析 | 第49-50页 |
·实验步骤 | 第5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0-58页 |
·神府煤灰渣的粘度 | 第50-51页 |
·神府煤灰渣粘度模型 | 第51-56页 |
·神府煤灰渣的流变特性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预测煤灰熔融流动温度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基础煤样及数据分析 | 第59页 |
·煤灰流动温度预测公式的建立 | 第59-65页 |
·对煤灰样本代表性的统计检验 | 第59-60页 |
·煤灰成分与熔融温度间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60-61页 |
·流动温度回归方程的优化 | 第61-62页 |
·常用经验公式预测效果对比 | 第62-65页 |
·新建流动温度预测公式的准确性检验 | 第65页 |
·煤灰流动温度与液相线温度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