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一、国际货运代理概述 | 第8-12页 |
| (一) 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 | 第8-9页 |
| (二) 比较各国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 | 第9-12页 |
| 1. 国际上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 | 第9-11页 |
| 2. 我国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 | 第11-12页 |
| 二、国际上国际货运代理的现状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 | 第12-14页 |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2-13页 |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3-14页 |
| 三、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现状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与分析 | 第14-27页 |
| (一)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现状 | 第14-15页 |
| (二) 国际货运代理立法上的分析 | 第15-16页 |
| (三)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 第16-17页 |
| (四)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代理人身份及其法律地位认定的分析 | 第17-18页 |
| (五)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独立经营人身份及其法律地位认定的分析 | 第18-24页 |
| 1. 关于独立经营人 | 第18-19页 |
| 2.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单一运输方式下的承运人 | 第19-22页 |
| 3. 国际货运代理作为多式联运经营人 | 第22-24页 |
| (六) 《鹿特丹规则》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七) 完善我国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5-27页 |
| 1. 双方代理与对己代理行为应有条件的承认其法律效力 | 第25-26页 |
| 2. 对《实施细则2004》第32条的修改建议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致谢 | 第30-32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