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砖、石结构工程论文

徽州古建筑墙体营造技艺及改善保护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目录第10-14页
插图清单第14-16页
表格清单第1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1页
   ·课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第17页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7-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既往研究综述第18-19页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19-20页
   ·论文框架第20-21页
第二章 墙体简述第21-28页
   ·墙体的起源与作用第21-22页
   ·墙体的发展第22-24页
   ·墙体的类型第24-25页
     ·按墙体所处位置分类第24页
     ·按墙体所使用的材料分类第24-25页
     ·按墙体的平立面形式分类第25页
     ·按墙体的功能分类第25页
   ·墙体的文化意蕴第25-28页
     ·伦理的需求第26页
     ·文化的体现第26页
     ·审美的表达第26-28页
第三章 徽派民居墙体概述第28-40页
   ·徽派民居墙体的历史演变第28-30页
     ·墙体发展的萌芽期第28页
     ·墙体发展的发育期第28-29页
     ·墙体发展的定型期第29页
     ·墙体发展的成熟期第29页
     ·墙体发展的现行期第29-30页
   ·徽派民居墙体类型与特征第30-35页
     ·夯土墙第30-31页
     ·土坯墙第31-32页
     ·砖墙第32-33页
     ·石墙第33-34页
     ·木板墙第34-35页
   ·徽派民居墙体营造技术分类第35-36页
     ·按结构分第35页
     ·按材料与构造分第35页
     ·按营造法分第35-36页
   ·徽派民居墙体营造技术的影响因素第36-40页
     ·自然资源第36-37页
     ·经济因素第37页
     ·地理气候第37-38页
     ·技术水平第38页
     ·民俗文化第38-40页
第四章 徽派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第40-49页
   ·基础与台基第40-42页
     ·基础处理第40-41页
     ·台基构造第41-42页
   ·山墙砌筑第42-45页
     ·山墙下碱第42-43页
     ·山墙上身第43页
     ·山尖第43-44页
     ·博缝第44页
     ·马头墙第44-45页
     ·垛头第45页
   ·檐墙构造第45-46页
     ·檐墙下碱第45-46页
     ·檐墙上身第46页
     ·签尖第46页
   ·门窗及砖雕门楼第46-47页
     ·门窗第46页
     ·砖雕门楼第46-47页
   ·墙体抹灰第47-49页
第五章 徽派民居墙体的改善第49-58页
   ·墙体材料第49-51页
     ·实验原料第49页
     ·实验设备第49-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1.抗压抗折强度实验第50页
   2.吸水率实验第50页
   3.收缩率实验第50-51页
   4.导热系数测定第51页
   ·墙体改性材料的配比研究第51-55页
     ·减水剂对生土的减水效果影响第51-52页
     ·植物纤维对试件力学性能及收缩率的影响第52页
     ·石灰对试件力学性能及收缩率的影响第52-53页
     ·工业废渣对试件的耐水性影响第53页
     ·防水剂对试件的耐水性影响第53-54页
     ·成型方法研究及结果分析第54-55页
   ·墙体热工性能改善第55-58页
     ·导热系数的测定第55页
     ·空斗墙热工性能分析第55-56页
     ·空斗墙内填充黄泥热工性能分析第56页
     ·墙面抹泥对热工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第六章 徽派传统民居墙体的保护第58-66页
   ·徽州建筑墙体的保护目标第58-60页
     ·真实性第58页
     ·保持原状第58页
     ·完整性第58-59页
     ·最小干预性第59页
     ·可逆性第59页
     ·可识别性第59-60页
     ·利用传统施工技术第60页
   ·墙体检测第60-61页
   ·墙体加固第61-62页
   ·墙体防潮第62-63页
   ·墙体修复第63页
   ·墙面修复第63-64页
   ·墙面清洗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课题来源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综合体夜间形态设计方法探讨
下一篇:基于触媒理论的城市既有住区环境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