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35页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5-23页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23-28页
     ·相关实证研究综述第28-35页
   ·研究方法与结构第35-37页
   ·创新方法与不足第37-3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第39-79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9-47页
     ·国际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第39-44页
     ·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第44-47页
   ·国际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第47-68页
     ·国际贸易理论第47-58页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58-66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66-68页
   ·产业集聚的理论第68-79页
     ·外部性理论第69-71页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第71-72页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第72-74页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第74-79页
第3章 国际经济合作与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关系第79-101页
   ·理论前提第79-83页
   ·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第83-95页
     ·国际贸易与集聚第83-88页
     ·国际直接投资与集聚第88-92页
     ·经济一体化效应与产业集聚第92-95页
   ·国际经济合作与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第95-101页
     ·产业集聚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机制分析第95-99页
     ·国际经济合作与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第99-101页
第4章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01-138页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第101-108页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国际背景第102-107页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第107-108页
   ·改革开放到 2000 年(加入 WTO 前)第108-114页
     ·国际背景第109-110页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第110-114页
   ·2000 年(加入 WTO 之后)以来第114-117页
     ·国际背景第114-116页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第116-117页
   ·当前中国对外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第117-138页
     ·我国国际贸易特征与国际贸易新格局第117-120页
     ·现阶段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与格局第120-133页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与格局第133-138页
第5章 中国产业集聚的演变历程与现状第138-160页
   ·中国产业集聚的历程与现状第138-150页
     ·中国近代历史制造业状况(1840 年——1949 年)第138-142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制造业状况(1949 年—1978 年)第142-144页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制造业状况(1978 年以来至今)第144-150页
   ·中国产业集聚长期演变的特征第150-155页
     ·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特征明显第150-152页
     ·制造业具体行业门类聚集程度差异显著第152-153页
     ·传统产业产业集聚明显,新兴产业后劲十足第153-154页
     ·国际经济合作对我国产业集聚影响显著第154页
     ·产业集聚的城乡特点明显第154-155页
   ·中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第155-156页
     ·产业集聚规模——制造业总体实力有待全面提升第155页
     ·产业集聚内部水平——制造业总体的技术含量偏低第155页
     ·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制造业的负外部效应凸显第155-156页
     ·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制造业中品牌效应弱化第156页
   ·国际经济合作背景下中国产业集聚成因解析第156-158页
     ·国际经济合作为产业集聚提供要素供给和技术创新第156-157页
     ·国际经济合作便于形成、扩大产业集聚的规模第157页
     ·国际经济合作开拓了产业集聚的市场空间范围第157页
     ·外资企业进入产业群内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第157-158页
   ·中国产业集聚面临的挑战第158-160页
     ·国际金融危机第158页
     ·城市化问题第158-159页
     ·环境问题第159-160页
第6章 国际经济合作与我国制造业集聚关系的实证分析第160-183页
   ·国际经济合作与我国制造业集聚之间的理论框架第160-164页
     ·建立理论框架第160-162页
     ·指标制定及数据来源第162-164页
   ·相关性分析过程第164-181页
     ·国家层面的相关性分析第164-174页
     ·区域层面的相关性分析第174-181页
   ·实证分析评价第181-183页
第7章 问题、政策建议第183-196页
   ·问题梳理第183-190页
     ·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水平不高第183-188页
     ·国际合作中 FDI 的负面效应第188-190页
     ·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不平衡第190页
   ·政策建议第190-196页
     ·积极寻求和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第190-193页
     ·充分利用外资先进技术,打造新的低碳产业价值链第193页
     ·培养技术内生能力,实现自主创新第193-194页
     ·扩大与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往来,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技术交流合作第194-196页
结论第196-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尼罗河省(苏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划研究
下一篇:美国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