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2535数控铣床关键部件与整机静动态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论文来源、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选题依据和背景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机床有限元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探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2章 机械系统的理论建模方法 | 第14-21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有限元原理 | 第14-17页 |
|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 ·有限元法的要点和特性 | 第15-16页 |
| ·有限元基本求解过程 | 第16-17页 |
| ·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17-20页 |
| ·ANSYS 软件的组成 | 第17-19页 |
| ·ANSYS 软件使用步骤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导轨分析 | 第21-36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导轨静力分析 | 第21-28页 |
|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21-24页 |
| ·建立导轨有限元模型 | 第24-26页 |
| ·导轨的受力分析 | 第26-28页 |
| ·导轨模态分析 | 第28-35页 |
| ·模态分析的概念 | 第28页 |
| ·模态分析的分类 | 第28-30页 |
| ·模态提取法 | 第30-33页 |
| ·导轨模态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横梁有限元分析 | 第36-44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卸荷装置有限元分析 | 第37-41页 |
| ·卸荷轮接触仿真分析 | 第37-38页 |
| ·理论计算 | 第38-39页 |
| ·卸荷梁的仿真分析 | 第39页 |
| ·卸荷梁的变形补偿 | 第39-41页 |
| ·横梁的模态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滑枕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50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滑枕的静态分析 | 第44-46页 |
| ·滑枕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滑枕的模态分析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6章 整机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 第50-70页 |
| ·机械结合部 | 第50-51页 |
| ·结合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 ·结合面动力学参数识别 | 第53-55页 |
| ·理论计算法 | 第53-54页 |
| ·试验识别法 | 第54-55页 |
| ·理论计算与试验识别相结合的方法 | 第55页 |
| ·吉村允孝法 | 第55-57页 |
| ·结合部处理 | 第57-60页 |
| ·滑座与立柱结合部处理 | 第57-59页 |
| ·立柱与横梁结合部处理 | 第59页 |
| ·导轨结合部处理 | 第59-60页 |
| ·数控铣床整机模态分析 | 第60-65页 |
| ·模态分析步骤 | 第60-63页 |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63-65页 |
| ·谐响应分析 | 第65页 |
| ·谐响应分析定义 | 第65页 |
| ·谐响应分析的求解方法 | 第65页 |
| ·铣床谐响应分析及其结果 | 第65-69页 |
| ·谐响应分析步骤 | 第65-66页 |
| ·谐响应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