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现状 | 第12页 |
|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的形成背景与内涵 | 第14-21页 |
| ·元代散曲的形成背景与内涵 | 第14-17页 |
| ·元代散曲的形成背景 | 第14-16页 |
| ·元代散曲的内涵 | 第16-17页 |
| ·朝鲜古时调的形成背景与内涵 | 第17-21页 |
| ·朝鲜古时调的形成背景 | 第17-19页 |
| ·朝鲜古时调的内涵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内容的比较 | 第21-55页 |
|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内容上的相同点 | 第21-40页 |
| ·吟唱隐逸之情 | 第21-28页 |
| ·归园田居 | 第22-25页 |
| ·醉酒当歌 | 第25-28页 |
| ·抒谴爱悦离愁 | 第28-33页 |
| ·两情相悦 | 第28-30页 |
| ·闺怨离愁 | 第30-33页 |
| ·描绘四季习俗 | 第33-40页 |
| ·四季时令 | 第34-38页 |
| ·节日习俗 | 第38-40页 |
|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内容上的不同点 | 第40-55页 |
| ·对屈原评价的不同 | 第40-46页 |
| ·元代散曲否定屈原的行为 | 第40-42页 |
| ·朝鲜古时调盛赞屈原的行为 | 第42-46页 |
| ·述理之不同 | 第46-50页 |
| ·元代散曲抒发人生哲理 | 第46-48页 |
| ·朝鲜古时调表达五伦伦理 | 第48-50页 |
| ·所咏之物不同 | 第50-55页 |
| ·元代散曲善咏生活之物 | 第50-52页 |
| ·朝鲜古时调善咏自然之物 | 第52-55页 |
| 第四章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艺术形式的比较 | 第55-74页 |
|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表现手法的比较 | 第55-63页 |
| ·表现手法的相同点 | 第55-58页 |
| ·修辞丰富 | 第55-56页 |
| ·擅用典故 | 第56-58页 |
| ·表现手法的不同点 | 第58-63页 |
| ·以俗为美与由雅而俗的不同 | 第58-61页 |
| ·铺陈直赋与擅用比兴的不同 | 第61-63页 |
| ·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音乐形式上的比较 | 第63-74页 |
| ·音乐形式上的相同点 | 第63-68页 |
| ·歌诗可唱 | 第63-66页 |
| ·字声押韵 | 第66-68页 |
| ·音乐形式上的不同点 | 第68-74页 |
| ·依曲填词与由诗而唱的不同 | 第68-70页 |
| ·宫调曲牌与唱曲曲调的不同 | 第70-74页 |
| 结语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9页 |